纵深推进帮扶协作!增城阳山携手书写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范式

南方+

两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9亿元,已安排帮扶项目44个;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1场,走访企业超过240家,协助阳山引进项目8个,预计投资总额3.3亿元;增城阳山两地互派60名教师支教帮扶和跟岗锻炼;协助举办就业招聘会31场,提供就业岗位13661个……这一连串数据,是广州市增城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帮扶协作驻阳山县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两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2023年,增城区与阳山县正式结对帮扶协作。自进驻以来,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广清对口帮扶协作、推进广清一体化建设任务要求,通过“建平台、搭桥梁、强招商、保要素”积极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不断深化产业、就业、人才、科技、民生等领域帮扶协作,坚持以高质量帮扶协作工作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落细,助推阳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转移承接

打造“一园区三中心”

为打造产业有序转移承接平台,在增城、阳山两地携手、共同努力下,去年3月,阳山产业园升级为“清远阳山产业园”,被省政府正式认定为省产业园。同年6月,清远阳山产业园区多了一个名字——“广州增城—清远阳山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这意味着增城、阳山两地共建产业园区工作迈上新台阶。据了解,为推动合作园区建设,增城方面累计投入广州市增城区对口帮扶协作清远市阳山县的专项资金9760万元,用于共建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公共服务提升以及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标准厂房、道路升级改造、防灾减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工作队聚力打造新型“反向飞地”,积极探索“增城研发+阳山制造”“增城总部+阳山基地”“增城孵化+阳山投产”等协作模式。

阳山(增城)科创协同发展中心揭牌。资料图

阳山(增城)科创协同发展中心揭牌。资料图

去年11月,阳山(增城)科创协同发展中心在广州湾区美谷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增城、阳山两地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方面携手合作展开的又一次深度探索。据了解,该中心将设置孵化及科创空间、协同招商平台、会议中心及洽谈空间,借助增城区创新资源优势,将中心打造成两地合作的展示平台、孵化基地、人才和技术集聚高地,推动湾区企业和阳山企业双向奔赴,实现两地企业跨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的共赢发展。

在此之前,阳山县还在增城设立了两处“反向飞地”。在增城兴农馆设立的阳山(增城)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有力地发挥其农产品展示、销售和招商洽谈的作用,加快阳山优质农特产品“融湾”步伐,目前已上架6家企业、30个种类的阳山农特产品,正在与增城供销社、增城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进一步合作。而设立在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阳山(增城)科创孵化中心则致力于孵化科技型企业,目前已引入企业两家。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2024年,阳山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增加值8亿元,增长8.4%,在全市排第三位;增城阳山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重点数据同比增长均超20%;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00%。2025年第一季度,增城阳山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规上工业产值0.63亿元,同比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0.11亿元,同比增长10%;全口径税收同比增长25.54%;全社会固定投资额同比增长100%。

主动走访促进合作

招商引资更富成效

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两年来,工作队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走访珠三角地区商协会和企业、深挖资源线索,紧盯资源外溢、增资扩充等意向企业,积极对外宣传阳山县资源优势、营商环境、交通优势、惠企政策等,诚邀企业来阳考察选址和投资兴业,多措并举开展精准招商,助力阳山的招商引资更富成效。

据了解,工作队已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1场,邀请增城区工商联、增城区建材装饰协会、广东省民宿协会等商协会和112家企业到阳山考察交流。同时,积极参加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平行分会、广交会、增城工商联年会等各类展会平台,与参会嘉宾和企业交流座谈、推介阳山,不断扩大阳山“朋友圈”。

成效显而易见。在工作队的积极努力下,协助阳山引进工业项目6个,预计投资总额2.72亿元,引进农业项目1个,预计投资总额0.5亿元;主导引进农业项目1个,预计总投资800万元;会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入工业项目1个、文旅项目1个、农业企业3个,预计投资1700多万元。

聚力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

在杨梅镇的山林里,山涧清澈见底,石间长出幽绿的水草,几百万只有“水中活人参”之称的石蛙穿梭其中,时而伏于石上,时而潜入泉底……这是工作队和杨梅镇联合引入的特色石蛙养殖产业。

据了解,该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年产值达1300万元。它们承载着21户农户和村集体的增收希望,也藏着增城对口帮扶阳山的振兴密钥。

为助力推动阳山乡村振兴,在产业支撑方面,工作队精准投放帮扶资金,重点建设阳山五大农业产业展销中心、田间冷库、地头车间及县农产品集散中心等关键配套,畅通“产业路”,打通“致富渠”,夯实五大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同时, 积极借力华南农业大学“双百”帮扶行动,引入农业科技“智库”,为阳山农业注入强劲的智力与技术支撑。

同时,深化区域协作,联合四个广州市派驻阳山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整合后方组团单位优势资源。聚焦产业发展、农产品产销体系完善、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创新开展多形式帮扶协作。以典型培育为抓手,联动推进七拱镇、黎埠镇、小江镇、岭背镇、秤架瑶族乡5个典型镇及34个典型村的培育工作。加速推进小江镇下坪村特色文化产业、太平镇同心柠檬园、太平镇灵芝鸡产业、大崀镇旱地西洋菜基地、七拱镇强镇富村公司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可持续的“造血”帮扶长效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经过工作队的努力,阳山农特产品上架增城农投馆。工作队供图

工作队还积极组织阳山当地企业参加省农博会等各类展销活动,并依托广州消费帮扶增城馆、增城供销助农帮扶中心、广清消费帮扶馆等多个帮扶消费平台等,发动各工作队组团帮扶单位、增城有关镇街和个人开展消费帮扶,通过以买代捐、定向采购、直播带货等方式,助推阳山特优农产品“入湾融湾”。进驻以来,会同纵横向帮扶、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实现累计消费帮扶金额超1亿元……

多维发力互联互动

阳山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千年古邑,阳山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同样丰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北部生态发展区。丰富的资源成为阳山大力推动文旅体康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增城、阳山两地文艺工作者走进阳山乡镇采风,观看非遗表演。资料图

增城、阳山两地文艺工作者走进阳山乡镇采风,观看非遗表演。资料图

为促进增阳两地文艺的交流与繁荣,工作队进驻当年10月,增城区文联便组织50多名增城区文艺界人士到阳山开展文学交流采风。活动期间,两地文联签订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至此,两地联合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创作多个文艺作品,包括书刊《荔都》《贤令山》、歌曲“绿美阳山”“相约到阳山”等。

“游文艺增城、览古粤阳山”。去年11月,增城阳山文化旅游交流暨阳山文化旅游推介会活动在增城区举行。其间,两地旅游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持续在推动两地在客源市场互送、信息资源共享、宣传交流互动、文旅项目投资、市场联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与交流……

据了解,目前增城、阳山两地文旅消费积极开展客源互推互送、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互通互认,两地18家文旅企业向结对帮扶地区居民、中高考毕业生等群体推出了专项优惠政策。同时,工作队依托省体育局帮扶契机,积极协助阳山举办系列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赛事,帮助阳山进一步擦亮“赛事名城”名片,撬动阳山旅游消费市场。2024年,阳山县共接待旅游130.63万人次,同比增长27.06%;实现旅游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22.87%;全县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全市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阳山累计接待游客35.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3亿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为进一步增强民生福祉,提升阳山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工作队强化民生领域资金支持,累计安排1025万元帮扶协作资金用于民生类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协调两地教育、医疗、人社等部门加强交流协作。

工作队积极推动秤架瑶族乡卫生院与增城区中医院、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帮扶协议,促进瑶医药与中医融合发展。此外,工作队还组织协调省二医、增城区中医院等专家到阳山开展义诊活动,累计服务2000余人。

优质教育是山区家庭最渴望最迫切需要的资源。2024年以来,增城阳山两地各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支教跟岗行动,共派出60名一线教师交叉开展支教帮扶、跟岗锻炼;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60余位教研员开展帮扶阳山县教研活动,覆盖阳山县多所学校,开展多学科帮扶送教活动达53场。通过多形式结对帮扶,阳山中学等11所学校与增城执信学校、广大附中增城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帮扶关系,推进双方资源共享、教学互促,为阳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工作队还联合阳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等单位,在各乡镇陆续举办“文明育新风、艺韵传万家”文化文艺巡讲巡演巡展活动,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新风盛宴”。同时,工作队和县文联、团县委联合推出“增城阳山文艺共建系列活动”,涵盖了书法、美术、摄影、报告文学等领域的讲座、展览和培训等,为阳山文艺事业的薪火相传注入源头活水。

从“反向飞地”的资源破壁到“赛事名城”的文旅出圈,从产业园机器轰鸣到乡村沃野新景——增城阳山正携手书写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范式。随着“三年行动初见成效”,两地协作将进一步向纵深迈进,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提供更具穿透力的阳山方案。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黄卓 冯兆铭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