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陆河县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深入践行“讲看听问帮”工作法,聚焦“防输入、防扩散”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迅速下沉一线,全覆盖开展入户走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防控网络。
“讲”知识强意识,防疫宣传入脑入心
防控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核心在于“防蚊灭蚊”,切断蚊虫孳生链条是关键。
河田镇对排污管道进行消杀。 通讯员 供图
“这蚊子可不能小看,被叮了可能发烧关节痛,家里的积水盆盆罐罐可得及时清干净……”广大联户党员干部携带《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宣传册,以“唠家常”的方式走进农户家中,让群众清楚防疫形势和科学防范方法,形成“人人学防疫、户户能防护”的良好氛围。
水唇镇第一时间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通过专题培训卫生院医护人员、乡村医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0余人,推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熟练掌握蚊情监测、消杀操作、症状识别等技能,提升基层防疫能力。
“看”环境除隐患,风险排查做细做实
“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清了吗?下水道有没有堵塞?垃圾有没有及时清运?”这些是党员干部在防疫巡查中每天必看必问的内容。
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对辖区内的居民区、农贸市场、学校、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清理闲置水桶、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蚊虫孳生地。
河田镇党员干部清理蚊虫滋生点。 通讯员 供图
新田镇创新引入无人机巡查手段,针对人工难以到达的沟渠深处、屋顶天台、废弃厂房院落等易积水区域开展常态化空中排查,通过高清航拍精准定位蚊虫孳生地,发现并清除高风险蚊虫滋生点30余处。
河口镇联动“全民大扫除”行动,落实“门前三包”,排查出村内沟渠堵塞处6处、闲置容器积水点20处,组织村民清理污水30余桶、清除蚊虫孳生地8处,带领党员志愿者进行集中清理,消除蚊虫滋生隐患。
“听”呼声察民情,群众需求摸准摸透
密切关注群众所思所盼,耐心倾听他们的困难和建议。
东坑镇党员在走访中了解到群众对防蚊药品需求大、购买难的问题,及时反馈镇党委,配发杀虫剂等物资400余件,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重点倾听他们的生活需求和防疫顾虑,一一做好记录。
螺溪镇建立“镇村联动”快速响应机制,由镇机关支部联合村党组织通过田间走访、周三夜访等形式收集防疫难题和群众诉求,及时汇总消杀、就医等诉求,快速调配资源,如新良村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独居老人购药难问题,当即协调“送药上门”服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问”详情明底数,监测预警精准高效
“最近有没有去过外地?家里人有没有发烧、关节痛的?防蚊措施都做好了吗?”这是党员干部入户走访时必问的“防疫三问”。通过细致询问,全面掌握每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外出史、防蚊情况等信息。
对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的人员,党员干部重点询问行程轨迹、接触人员等详情,协助做好健康监测。螺溪镇推动网格员们走村入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嘘寒问暖中敏锐捕捉有可能涉疫线索——发现疑似症状或佛山等外地返乡人员,即刻上报,村卫生站发挥“哨点”作用,加强信息共享与风险研判,确保输入病例“早监测、早发现”。
“帮”解困暖民心,贴心服务筑牢防线
陆河县党员干部聚焦群众在防疫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服务。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家庭等重点群体,党员干部手把手指导清除蚊虫孳生地,帮助排查家中废弃容器、积水隐患。
河口镇云峰村进展排查出3户行动不便的特殊家庭,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忙清理居家积水、喷洒防蚊药剂、代购生活物资。河田镇统筹党员干部带头,联合村民志愿者对公共区域、下水道口、垃圾桶周边等蚊媒栖息地进行地毯式消杀,清理卫生死角杂草、乱堆乱放320余处,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点270余个。
接下来,陆河县将继续深化“入户联心”机制,把“讲看听问帮”工作法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持续织密防控网络、提升服务效能,以扎实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陆河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