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1日,广东21地市上半年经济“半年报”已全部出炉,共有9个地市GDP增速超过全省水平(4.2%)。
◆梅州实际增速5.7%,排名全省第一;
◆汕尾实际增速5.3%,排名全省第二,居民收入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肇庆实际增速5.2%,排名全省第三;
◆深圳、惠州、湛江、潮州实际增速均为5.1%;
◆东莞、清远实际增速均为4.8%;
◆河源实际增速4.2%,与全省增速持平;
◆茂名(4.0%)、广州(3.8%)、珠海(3.8%)、韶关(3.7%)、阳江(3.5%)、中山(3.4%)、揭阳(3.4%)、云浮(3.3%)、江门(2.7%)、佛山(2.3%)实际增速均未超全省水平;
◆汕头实际增速仅0.5%,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3.6%,呈现负增长。
广东21地市2025年经济“半年报”出炉
深圳“挑大梁”:增速5.1%,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实际增速达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城GDP占全省总量的2/3,深圳独占26.66%。
服务业回升向好,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同比增长6.1%。
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9.0%、38.0%、35.8%。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深圳高技术产品继续加速出海,深圳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1798.6亿元,同比增长16%,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
梅州:增速领跑全省,先进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
梅州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720.59亿元,实际增速5.7%。第一产业增加值101.2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26.12亿元,增长达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23亿元,增长5.6%。第二、第三产业“给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上半年,梅州先进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制造业增长8.1%,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2.2%,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
从工业园区看,梅州10个省级工业园区(含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其中,梅县园区增长41.0%、融湾园区增长29.1%、五华园区增长15.9%、丰顺园区增长15.3%、梅江园区增长13.9%、兴宁园区增长11.9%。
汕尾居民收入增速全省第一,肇庆增速位列全省第三
汕尾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95亿元,同比增长5.3%,超过年初定下的预期目标(5.0%),排名全省第2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0%,位列全省第1。三大产业增速均超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5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3.60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5.82亿元,增长5.2%。汕尾持续释放经济潜力,实现加速发展。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据南方+报道,上半年,汕尾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9元,增长5.4%,在全省排名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3元,增长6.6%,在全省排名第2位。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上半年,汕尾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14亿元,同比增长5.9%,在全省排名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
分县域来看,汕尾市城区、海丰县和陆河县上半年GDP增速均超过5%,其中海丰县增速达6.4%,城区达6.2%,陆河县达5.2%,发展势头强劲,有效拉动汕尾经济发展。
肇庆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358.01亿元,实际增速达5.2%,位列全省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3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36.38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646.29亿元,增长5.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上半年新入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表现亮眼,其增加值同比增长116.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势头同样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9.0%。
汕头:增速垫底,第二产业呈负增长
据汕头市统计局,上半年,汕头市地区生产总值1500.81亿元,实际增速仅有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69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93.42亿元,下降3.6%;第三产业增加值848.69亿元,增长3.2%。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
工业产业结构向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低位运行。“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3%;新动能投资动力强劲,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5.8%,玩具创意产业投资增长10.1%。
佛山、江门:增速分列全省倒数第二、第三
佛山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366.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仅2.3%,位列全省倒数第二,仅高于汕头(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76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175.69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3092.42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第三产业增速相对较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
农业发展平稳向好,佛山市实现农林牧渔业244.53亿元,增长5.3%。渔业产量产值均实现良好增长。全市淡水养殖产量累计40.33万吨,增长5.0%。其中,鱼类产量累计39.99万吨,增长5.0%,观赏鱼产量0.7亿条,增长21.7%。
江门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942.62亿元,实际增速2.7%,距离年度目标(5.5%)差距较大,位列全省倒数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2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42.96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967.41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增速均低于全省整体增速,第二产业增长相对乏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一季度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7.4%。
惠州、湛江、潮州、东莞、清远: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较稳
惠州:
惠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910.06亿元,实际增速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8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0.57亿元,增长2.3%。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规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1.8%、42.5%。
湛江:
湛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811.26亿元,实际增速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6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29.3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898.29亿元,增长5.6%。
第二产业增速虽略落后于整体增速,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0.2%,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成效显著。上半年,湛江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集聚一批高质量项目,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9%,新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72.9亿元。
潮州:
上半年潮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79.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0.30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7.23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2.20亿元,增长5.3%。发展动能较强,成绩喜人。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29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其中,茶叶产量2.27万吨,增长7.8%。
工业生产回升向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从支柱行业看,规模以上八大行业增加值增长2.9%。其中,电子、不锈钢、印刷、陶瓷和食品五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5.7%、4.4%、3.1%和3.1%。
东莞:
东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067.84亿元,实际增速达4.8%。东莞上半年GDP与佛山的差距不足3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399.43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653.55亿元,同比增长4.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动能产业增势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9.1%。外贸进出口总额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进口同比增长27.0%,出口同比增长10.6%。
清远:
清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68.55亿元,实际增速为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9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85.87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40.70亿元,增长4.2%。三大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其中,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但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
茂名、广州、珠海、中山等7地市增速均低于全省水平
茂名:
据茂名市统计局,茂名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902.66亿元,实际增速4.0%。第一产业增加值315.9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27.07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059.65亿元,增长4.0%。
上半年,茂名市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68亿元,同比增长4.4%;工业生产稳定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7.2%。
广州:
据广州市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87亿元,增速仅2.1%,增长相对乏力;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2.78亿元,增长4.3%。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重点农产品持续增产。上半年,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36.01亿元,同比增长4.4%。重点行业中,种植业稳中向好,增长5.0%;渔业增势稳定,增长4.4%。重点农产品中,水果产量在荔枝丰收带动下,快速增长8.3%。特色农业中,花卉、观赏鱼增势较好,实现产值分别增长6.3%和13.8%。
工业生产稳步改善,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上半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继续承压,增加值同比下降5.7%;新能源车产出加快,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5%;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势平稳,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6%和6.3%。
珠海:
上半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2243.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17.55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96.06亿元,增长7.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8.4%,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8.0%,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0.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2.1%。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99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渔业产值50.72亿元,同比增长5.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9%。全国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样板区建成投产。此外,珠海重点产业增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韶关:
据韶关市统计局,2025年1-6月韶关市地区生产总值780.8亿元,增长3.7%。第一产业增加值94.51亿元,增速达6.2%;第二产业增加值254.80亿元,增速仅有2.0%;第三产业增加值431.48亿元,增速4.0%,保持平稳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韶关市工业总产值822.67亿元,同比下降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29亿元,增长2.6%。
阳江:
阳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768.02亿元,实际增速3.5%,与2024年增速一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73亿元,增长5.0%,增长势头较好;第二产业增加值288.24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368.05亿元,增长3.9%。
对比来看,阳江上半年农业生产增势较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57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降幅收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8.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
中山:
据中山市统计局,上半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974.65亿元,实际增速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015.09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922.92亿元,同比增长3.3%。
上半年,中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51亿元,同比增长6.3%,农业经济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实现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
揭阳:
揭阳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219.89亿元,实际增速3.4%,低于2024年增速(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1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89.45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634.29亿元,增长3.2%。揭阳2024年第二产业增速8.1%,一度十分亮眼,对比2024年数据,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明显。
云浮:
据云浮市统计局,上半年,云浮市地区生产总值597.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三大产业增速均未超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06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9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73亿元,同比增长3.4%。
整理:南方农村报记者李国华 邓宝盈
视频:邓宝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