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三川
“智驾”事故谁担责?
对于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公安部日前的回应十分明确: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原因很简单,别看此前部分车企吹得天花乱坠,但此“智驾”并非彼智驾。我国市面的所谓“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暂时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正因如此,不久前,工信部对虚假宣传等行为出手整治,多家车企也进行了更名。
换句话说,既然车还得由人来操控,自己的“锅”,技术不背。
道路千万条,规则第一条。公安部还表示,驾驶人“脱手脱眼”不仅藏隐患,一旦出事,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警醒,它关乎技术边界,也关乎责任边界,更关乎行为边界——任何对技术的盲信,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公共安全的蔑视,也必须付出相应代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