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采用“镇、村、组+专业”的“3+1”模式,103名村民自发组建消杀队,担任辖区消杀的“主力军”; 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带头作用,为村居筑起健康防线……7月24日,三水区白坭镇调动、激活一切可用的人力资源, “聚力”攻坚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防控难点。
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7月23日在佛山召开,会议要求佛山市要整合各方资源,打好疫情歼灭战。白坭镇的做法,快速响应了上级部门要求。
白坭103名村民自发组建消杀队,担任辖区消杀的“主力军”。 白坭镇政府供图
103名村民组消杀队筑牢“防蚊墙”
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7月24日,白坭镇部署开展统一的孳生地清理、成蚊集中消杀攻坚行动。其中,全镇机关党员干部216人到挂钩村居开展统一的孳生地清理工作。
与此同时,为有效开展成蚊集中消杀工作,做到全镇全覆盖,当地创新采用“镇、村、组+专业”的“3+1”模式,103名村民更是自发组建消杀队,担任辖区消杀的“主力军”。
这支村民消杀队完成组建后,并非仓促上阵。
专业力量为他们提供了坚实后盾——第三方专业消杀公司带着队员们走遍村巷,现场讲解蚊子孳生点位识别技巧和消杀动作规范,这些平日拿喷雾器护庄稼的“老把式”,在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导下,从田间地头走向房前屋后。
“以前美化环境几乎是干部干、我们看,但这次我们要自己管好家门前的环境。”消杀队成员陈朗(化名)背着喷雾器走街串巷。
“以前总愁人手不足,现在村民主动站出来,连旮旯位置都翻了个遍。”白坭镇富景社区党委书记陈伟标表示,村民消杀队的优势是对村居环境非常熟悉,废弃轮胎内壁的积水、花盆底托的残留,甚至闲置农具的凹槽等极易被忽略的微小孳生地,在他们“火眼金睛”下无处遁形。
白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覆盖全镇3个村(社区)、72个村民小组的每个角落。“当103名村民背起消杀设备,深入熟悉的街巷角落时,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当下的健康防线,更是基层治理中那份可贵的自觉与担当,一个‘自己家园自己守护’的群防群控新格局正在白坭形成。”
退役军人带头守护群众健康
除了组建村民消杀队,阻断传播扩散风险外,白坭镇岗头村党委还发挥辖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联合党员干部、退役军人、村民群众等多方力量,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健康。
“我们要提高入户宣传和消杀效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防蚊灭蚊工作。”岗头村党委书记梁鸣锐表示,当天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在村内分组行动,他们深入村民家中和街头巷尾,挨家挨户派发防控宣传单和灭蚊片,耐心讲解防蚊灭蚊知识,明确告知“清积水”与“杀成蚊”必须双管齐下,方能有效切断传播链。
“此次消杀主要针对灭成蚊,清理积水是清除虫卵的关键步骤。”在当天行动中,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清倒各类积水容器,指导村民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行动,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地。他们还对房前屋后、绿化带、沟渠、卫生死角等重点位置进行专业药物喷洒消杀,有效杀灭成蚊。
岗头村一村民表示,退役军人认真负责地帮村民灭蚊、打扫卫生,还告知他们防疫要点,让他们对村中防疫充满信心。“我除了要搞好自家卫生外,还会提醒邻居注意防疫要点,共同守护家园。”
“此次行动不仅是一次有效的环境卫生整治,更是一次生动的群防群控实践。”白坭镇岗头村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带领辖区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村民群众,以责任感、执行力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共同守好村居健康防线。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