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序竞争到制度治理:广东金融如何“反内卷”?| 财知道

289财经热点
+订阅

01:13

向“内卷”说NO!广东打响金融“反内卷”第一枪

存款大战、揽储比拼、车险折扣……金融业“卷”到今天,终于要“踩刹车”了。

7月24日,在广东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表示,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已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推动行业治理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记者从业内获悉,今年以来,广东金融监管局牵头,为银行和保险行业画出边界、立下规矩,一场关于有序竞争的新治理,率先在全国为金融系统性“恶性竞争”踩下刹车,不仅直击行业痛点,也为全国提供了治理思路。

模板3椭圆虚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金融内卷严重:

价格战愈演愈烈、考核压力层层加码

金融业“内卷化”的问题由来已久,尤其在过去两年表现尤为突出。

比如说:利率战愈演愈烈,部分银行甚至打出“存款利率1.9%、再送超市购物卡”的宣传,严重扰乱市场定价机制;考核压力层层加码,一线网点员工为完成存款、保险、基金销售任务,不得不借助“捆绑销售”“亲属关系”,甚至引发内部投诉;产品趋同、恶性竞争,例如在保险领域,“1元保”“返佣金”“有灾赔钱、没灾返本”这类销售套路一度横行,短期看起来热卖,长期却偏离了保险保障的本质。

“从广东的银行业看,主要是低价、同质、无序竞争问题较为突出。”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副秘书长李重炜表示,这些短期行为在导致风险积聚加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他领域“内卷”竞争的催化剂,不仅损害行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更不利于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在保险领域,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胜英表示,行业内拼价格、拼费用、拼规模等“内卷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保险机构制定激进的营销手段争抢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金融“内卷”的问题,看上去是同行之间的价格战、返点战,但实质上,它撕裂的是金融体系本该有的稳定与理性。在业内看来,这种“卷”不仅体现在业务表层,还在悄然侵蚀行业生态。为了在年中、年底完成考核任务,部分机构出现“冲时点”“短期冲量”现象,导致客户频繁被要求“临时存入再撤走”;在个别区域,甚至有保险代理人以“赠送全家体检”吸引客户投保,严重背离行业合规底线。

“内卷”的另一面,是专业能力被边缘化。一些金融从业者反映,为了达成指标,更多时间花在“客户经营术”而非“风险识别力”上——原本应靠金融知识、靠方案能力留住客户,如今却变成靠人情、靠返点博成交。

这场“价格驱动型”的内卷式竞争,不仅扭曲了金融供给的结构,也正在挤压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一位国有大行广东分行负责人认为:“如果不及时遏制,最终卷的不是业绩,而是信用;崩的不是价格,而是信任。”

模板3椭圆虚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旗帜鲜明“反内卷”:

为竞争设边界,为服务腾空间

也正因此,金融“反内卷”的逻辑,早已在政策层面悄然铺垫。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释放信号,明确指出要整治“内卷式竞争”。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其“内卷”带来的,不仅是机构间的互耗,更可能酿成系统性风险。

从人民银行频繁释放“稳利率、控风险”的信号,到金融监管总局出台降低保险预定利率政策、遏制部分中小公司抬高预定利率抢占市场份额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是为金融行业划定边界、引导其回归本源。

在业内看来,广东金融监管部门旗帜鲜明提出“反内卷”,不仅有现实的紧迫性,也为行业健康发展释放出清晰而强烈的信号。

据悉,为了画红线、立规矩、建机制,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分别推出了“1+3+N”整治体系:

其中,“1”是监管部门出台负面清单,明确哪些“内卷式竞争”坚决不允许。记者从内获悉,比如银行业不得搞变相高息揽储,不得设置短期冲量考核,不得以价低者得、盲目放贷抢客户,必须回归风险定价原则。保险业也同步梳理出财险和人身险领域14项目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犹如红线,将“卷”的路径堵住,把“卷”的后果写清楚,让行业从“不能做”到“不敢做”。

“3”是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引导机构主动对照、签字背书、落实到底。《广东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 版)》解聚焦银行业近年来常见的不规范经营问题,从考核机制、定价行为、返佣返利、市场交易、公平营销、业务投放、中介合作和数据治理八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倡导性与禁止性条款,旨在划定竞争边界、提升服务质效、守住风险底线。《广东保险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聚焦当前保险行业中突出的价格战、误导销售、过度考核等问题,从费用管理、业务规范、考核机制、产品服务、行业自律等提出规范要求,涵盖渠道佣金、销售行为、人员管理、差异化创新和监督机制等重点内容,旨在遏制恶性竞争,推动保险回归保障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值得关注的“N”则是根据不同业务领域细化治理,例如下一阶段将在车险、消费贷、汽车金融等领域针对返佣、虚列费用等问题启动专项治理。

“‘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自觉抵制恶性竞争,才能实现共赢。”李重炜呼吁银行机构增强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自觉性,勇于对违反公约的行为进行监督指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同业协作,从根源上遏制低水平同质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

黄胜英表示,广东省保险业协会将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自律监督,组织开展防止“内卷式”竞争培训与业务交流,引导保险机构增强抵制“内卷式”竞争的自觉性,营造行业深度协同的良性竞争生态。

“广东的探索在于,它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从根本上重塑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逻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靠大家共同认可的‘契约精神’来守住底线,信任成本更低,执行阻力也更小。”

“金融市场过度竞争,导致金融机构采取短期行为抢夺市场和客户,进而引发金融环境失序和长期风险累积。”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大省广东的这步金融“反内卷”的先手棋,下得不早不晚,正当其时。

将有助于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让各类机构从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董希淼说道。

南方+记者 陈颖 张艳 实习生 陈楚恒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