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九龙镇人大:聚焦民生实事,共绘发展新画卷

南方+

日前,英德市九龙镇人大开展人大代表集中履职月主题活动,人大代表们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聚焦民生实事,为九龙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发动群众 共筑英西峰林风貌带

九龙镇地处英西峰林核心区域,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英西峰林风貌带的建设对于提升九龙镇的旅游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九龙镇面临着如土地流转、村民观念转变等诸多难题。

人大代表在实地调研风貌带建设。九龙镇供图

人大代表在实地调研风貌带建设。九龙镇供图

对此,九龙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英西峰林风貌带建设的规划和前景,让村民们了解到这一项目不仅能够改善居住环境,还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代表们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村民们争取合理的土地流转补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主动参与到风貌带建设中来。有的村民自发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有的村民义务为施工队提供帮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英西峰林风貌带的建设贡献力量。如今,英西峰林风貌带已初现雏形,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的民居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自筹资金 门口池塘焕新颜

对于大陂片区的群众来说,门口池塘不仅是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更是承载着村民们乡愁记忆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许多门口池塘出现了淤泥堆积、水质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村庄的整体环境。

在人大代表助力下,大陂村岭下组完成门口池塘修整工作。九龙镇供图

在人大代表助力下,大陂村岭下组完成门口池塘修整工作。九龙镇供图

人大代表们在走访调研大陂村岭下组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讨门口池塘的修整方案。代表们提出,由村民们自行筹款,政府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共同完成门口池塘的修整工作。这一建议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在人大代表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该工程总投资为42万元,其中村委出资15万元,村民自筹27万元。随后,代表们积极联系施工队伍,购买所需的材料,按照规划有序地开展门口池塘的修整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原本污浊不堪的门口池塘焕然一新,清澈的池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红花,成为村庄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门口池塘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还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到傍晚,村民们都会来到塘边,散步聊天,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牵线搭桥 路灯点亮村民夜生活

金造片区的村庄,夜晚总是一片漆黑,村民们出行极为不便,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镇人大代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心为村民们解决这一难题,让他们的夜生活亮起来。

代表们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路灯建设项目。同时,他们还主动联系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寻求资金支持。经过多方努力,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用于路灯建设。

在路灯建设过程中,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从选址、安装到调试,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路灯安装质量和照明效果。如今,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在金造片区的村庄道路两旁亮起,宛如一颗颗夜明珠,照亮了村民们回家的路。截至目前,路灯安装工程共投入约103万元,在塘坑、石角等安装300余盏路灯,其余正在陆续进场施工。

改造村小 引进预制菜加工项目促增收

河头片区的村小,由于生源减少等原因,已经停办多年,校舍闲置,杂草丛生。镇人大代表意识到,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将为村庄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代表们决定将停办的村小原址改造,引进恒德预制菜项目。这一项目不仅能够盘活闲置资产,还能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河头村村小成功改造成预制菜加工项目。九龙镇供图

河头村村小成功改造成预制菜加工项目。九龙镇供图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镇人大代表积极与恒德预制菜公司沟通协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他们还组织村民们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项目的落地和运营做好充分准备。

如今,恒德预制菜项目已在河头片区顺利投产,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工人们忙碌地生产着各种预制菜产品。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村小的改造和预制菜项目的引进,让河头片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九龙镇人大代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人大代表们聚焦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南方+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九龙镇人大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