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献血徽章的接力与传承

南方日报 南方+

汕头市中心血站采血大厅里,蔡秋贤躺在采血椅上,静静凝视着她的第227次流淌的热血。超龄不再献血的规定,为她光荣的献血经历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蔡秋贤如数家珍般介绍24年来献血证的变化。

蔡秋贤如数家珍般介绍24年来献血证的变化。

“00后”女孩李恩奕特地赶到现场,向这位曾深深触动自己的“先行者”献上鲜花。蔡秋贤如数家珍般,向李恩奕展示她参加无偿献血24年来献血证的变化,郑重地将献血徽章戴到李恩奕胸前。“我把这份热血的使命传递给你们年轻人,你们有更澎湃的热血和激情,一定能让这份爱心事业焕发新光彩!”她说。

无偿献血,本就是一场持续的爱心“接力跑”。源于奉献热爱与责任的生命守望,在一场场接力中,汇聚成城市文明最温暖的底色。

一份炽热不息的爱心使命

蔡秋贤是汕头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以下简称“志工队”)副队长,从2001年第一次成功献血后,她便下定决心:间隔期一到,就参加献血。2013年,她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与无偿献血志愿工作的事迹打动不少市民,成为汕头市首届“汕头好人”;2018年,蔡秋贤成为汕头首位献血百次女达人。全国无偿献血者终身荣誉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等,记录着她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

24年、227次献血、55400毫升热血——相当于11位成年人的全身血液,从她体内流向亟待救治的生命。荣休仪式上,她动情地说:“其实我是很不舍的,多么期盼《献血法》能修改,适当延长献血年龄,让我们继续贡献社会价值。”

让她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她想对年轻人说:“献血是举手之劳,但万千的举手之劳汇聚起来,就是托起生命的力量。”

李恩奕是汕头无偿献血队伍中的年轻代表,也是一名在读的医学生。她坦言,在参加无偿献血前,网络上流传的对献血的误解乃至抹黑让她感到迟疑;而蔡秋贤等无偿献血志愿者以自己的献血经历“现身说法”,消除她的疑虑与紧张,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一袋血可以成为生命的接力棒。

蔡秋贤郑重地将献血徽章戴到李恩奕胸前。

蔡秋贤郑重地将献血徽章戴到李恩奕胸前。

“请放心地把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她说,献血不止是一个人的冲刺,更是一群人的接力。她将在同学、朋友等年轻群体中宣传无偿献血的科学知识和感人故事,破除误解,让更多年轻的人加入到这场生命的接力。

一群不知疲倦的热心人

荣休仪式上,蔡秋贤一席话深深打动着众人:“虽然我到了献血年龄的上限,但我会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支持无偿献血的事业,用自身经历宣传和鼓励更多的适龄者加入这支爱心队伍。”

记者观察到,在汕头的无偿献血者中,不少人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无偿献血者,也是无偿献血志愿者,身体满足条件就献血,空闲时间则投身志愿服务。事实上,像蔡秋贤这样的热心人还有不少。

超龄无法再献血的他们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

超龄无法再献血的他们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

邵长震今年73岁,是志工队原名誉队长和顾问,他坚持献血15年,在2014年12月完成超龄前的最后一次献血。此后十一年如一日,将满怀热情奉献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2019年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是内心的一份使命驱动我。”他说,他参加志愿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众作科普,动员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以自己的举手之劳守护生命。

今年68岁的退休老干部李峰已坚持为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事业奉献了20年,他爽朗地说:“做志愿服务,我越做越开心!”Rh阴性血(因血液种类稀有而俗称“熊猫血”)献血者杨根伟总是“闻讯而动”、慷慨挽袖,闲暇时刻则留给志愿服务,以默默坚守诠释“广东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级”的荣誉。去年荣休的陈济清献血108次,两次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除了投身到献血志愿服务中,作为书法家的他在每年春节前后都挥毫为参加献血的群众赠送春联。因身体原因未能继续献血的林少铭,把热情奉献给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事业,捧回多个“广东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

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因爱心与坚守留下不平凡的故事。邵长震说:“我们也希望这项爱心的事业,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延伸 

点赞“百次献血者”

汕头200次无偿献血者增至8人

7月10日,汕头市民蔡成彬完成了他的第200次献血,这让汕头200次无偿献血大家庭成员增至8人。他表示,多一份血液,也许就能为一个家庭多留住一份希望。对于无偿献血,他有着深切的期待。他认为,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真心希望有更多人能挽起袖子,加入我们”。

近日,随着蔡锦海、张少伟等先后完成各自的第100次献血,汕头百次献血者人数已达47人。作为志工队队员,蔡锦海希望以他力所能及的方式,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带动更多新朋友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张少伟则表示,作为曾经用血者的家属,他经历过等待血液时的煎熬,更加理解血液的珍贵和献血的意义,更懂得每一袋血背后的分量。“向下一个100次出发。”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记者了解到,尽管汕头市百次乃至两百次以上的无偿献血者数量正在持续增加,但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作为粤东医疗高地的汕头,临床用血长期承压,呈现出动态“紧平衡”现象。

三伏天的到来,炽热的天气也将让采供血工作迎来一场“烤”验。汕头市中心血站有关负责人指出,将全力保障好临床用血需求,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该负责人表示,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无偿献血事业,让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用热血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奉献,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实防线。

文/图: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肖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