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7月23日获悉,近年来,清新区锚定“全灾种、大应急”目标,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以实战能力提升为核心,深耕基层、探索科技,持续推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有力护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
锻造专业高效应急救援“主力军”
压实责任网格。在“三防”、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构建严密责任链条,全区精准落实防汛抗旱防风(“三防”)各级责任人近1800名,刚性执行“三个联系”制度、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以及水库、山塘的“三个责任人”制度。
在“三防”、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构建严密责任链条。清新应急宣供图
强化实战实训。注重能力升级,确保各级责任人熟练掌握“应急一键通”APP(安装激活率达100%)等智能平台应用。突出实战导向,聚焦本地灾害特点和应急实务,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防汛、防风、防震等各类应急演练600余场次,参与人员超22万人次,提升队伍协同与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深化安全教育。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节点,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57场,参与群众约16万人次,着力营造浓厚的社会安全氛围。
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57场。清新应急宣供图
夯实基层防灾救灾“桥头堡”
物资装备下沉前置。建立健全区、镇两级三防、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仓库,专人管理、定期维护更新。创新采取“主动下沉”策略,将冲锋舟、水泵、发电机、应急对讲机、卫星电话等关键物资装备前置部署至各镇、重点村(社区)及风险区域,为“第一时间处置”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基础。
建强多元救援力量。整合优化专业和辅助救援力量体系,构建涵盖消防救援大队、森林消防大队、民兵应急力量、区直单位防汛抢险突击队、专业救援队伍、镇综合应急分队以及区应急管理局专业骨干应急大队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格局。同时,强化与社会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水松救援中心)的战略协作,通过常态化联训联演,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
推行“镇村自战”。构建“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工作机制,以镇、村(社区)为基本作战单元,激活基层组织和群众主体作用。重点强化基层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建设,配备基础救援装备物资,完善并汇编镇、村级应急预案和相关台账资料。
注入科技智慧应急“新动能”
筑牢通信基石。高标准建设8个镇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无缝整合三防会商系统、华为/应急指挥/政法委视联网等多套会议系统,完成省、市、区、镇、村视频会议系统五级连通。建成覆盖全域的370MHz窄带应急通信网,实现极端环境下长距离、广覆盖、保底通信,坚决保障“信息孤岛”时期指挥指令能下达、灾情信息能上传、人员位置能锁定。
强化空域侦察。在全市率先引进“星空2”无人机管理系统,具备实时回传多类型(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多机位(无人机、布控球、单兵)现场高清图像、音视频及飞行状态数据的能力。如,在森林火灾等复杂灾害场景下,可为指挥中心提供火势蔓延方向等关键信息,提升灾情综合研判、救援方案动态调整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配置便携式会议终端(小鱼易连)和无人机单兵图传设备。清新应急宣供图
构建多维指挥网。配置便携式会议终端(小鱼易连)和无人机单兵图传设备,前线多源信息(视频、全景、二三维影像)经由“星空2”平台实时推送至前后方指挥部,大幅提升各级指挥人员快速掌握现场、科学决策、协调调度效率,实现扁平化指挥、可视化调度。
撰文:贺欢 通讯员 清新应急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