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广东的多个个人和群体获评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成为广东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文明之风的生动注脚。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他们虽然身份、职业、年龄各不相同,但面对危险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不计生死、勇敢冲锋:钟威,在熊熊烈火中徒手掰开车门救人;林佳泰,冲入滔天巨浪中勇救落海母女;谢如祥、范江涛,在珠峰8000米高峰救下遇险女子;黄福林、唐群辉、王国梁,在断桥上拦车救人。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市、县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共评定见义勇为人员9422人,省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审核确认牺牲伤残见义勇为人员182人,全省共有10名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受到全国表彰奖励、35名勇士入选中华见义勇为勇士榜。
不惧烈火、巨浪、严寒挺身而出
英雄的壮举,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南粤大地,钟威等人面对烈火、巨浪、严寒挺身而出的义举,始终温暖人心。
烈火之中,镌刻着舍生忘死。
2025年5月1日上午9时40分左右,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永安大道路段一公交站附近,一辆小车与一辆三轮摩托车猛烈相撞,一名男子被困在熊熊燃烧的车内。路过的钟威试图破窗救人,但两次爆燃将他逼退了。他观察火势后,顶着烈焰徒手掰开车门,将昏迷的驾驶员救出。伤者被救出后不到30秒,起火车辆又多次发生爆燃。事后,钟威平淡地说,“就是一瞬间的事。刚好碰到了。”
巨浪之上,诠释着大爱无言。
“救命啊!有人被卷进海里了!”2025年1月30日下午,一对母女在海南万宁一海滩上被巨浪卷进大海。揭阳“白衣小哥”林佳泰听到游客呼救后,一次次被海浪拍回岸边,又一次次扑进海中救人,最终救下两条鲜活的生命。对于扑面而来的夸赞,林佳泰谦虚地说,“不敢当。”
珠峰之巅,闪耀着凡人微光。
2023年5月18日,中山居民、登山爱好者谢如祥和队友范江涛等人向珠峰峰顶发起冲锋。当晚,范江涛与向导在海拔8450米处发现一名女性登山者遇险,生命岌岌可危。范江涛决定放弃登顶、救人下山。下撤时,范江涛等人遇到了谢如祥及其向导。谢如祥当即放弃冲顶,全力救援。最后,四人齐心协力,搀扶着遇险同胞慢慢往营地下撤,最终挽救了她的生命。
断桥之上,回荡着浩然正气。
2024年2月22日凌晨5时31分,一艘集装箱船在行经广州市南沙区洪奇沥水道时,撞上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桥面断塌。5时33分,驾车经过的黄福林发现险情后,立即到附近治安亭反映情况,并拦住了正准备开拖车过桥的王国梁。两人又及时拦停准备过桥的摩托车司机唐群辉。王国梁将车辆横在三岔路上防止后续车辆过桥,唐群辉也在桥头拦截多辆车辆,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英雄并不孤单。面对犯罪分子,舍生取义;面对突发灾害,逆行冲锋……在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光辉发展历程的南粤大地,见义勇为英雄层出不穷。
真招实招为见义勇为“撑腰”
7月14日,广州审议通过《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修订稿)》,明确市、区两级政府负责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工作,并设立见义勇为专项经费;更早前,清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清城区见义勇为协会联合举办见义勇为人员表彰大会,对15名见义勇为人员进行表彰慰问……
南粤大地,凡人英雄不断涌现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真招实招的有力保障:
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2013年,省政府发文成立省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2021年,省委政法委主管全省见义勇为工作后,推动全省21个地市全部成立基金会;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部门纷纷出台优抚政策,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帮扶力度;广大驻粤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踊跃出资助力……
多个“首次”,彰显广东对见义勇为工作的高度重视——
2023年8月,广东召开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这是广东省首次在省级层面召开的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也是首次以省委、省政府部门名义对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进行表彰;2024年3月,广东举办首届讴歌见义勇为英雄盛典,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见义勇为崇高精神,倡导见义勇为时代风尚……
法律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坚实后盾。今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正式实施,对哪些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如何认定见义勇为行为等热点问题,以省级立法形式予以明确。比如,《条例》将“本省户籍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实施见义勇为”的情形直接纳入适用范围,属全国首创。
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将不断加强见义勇为工作,让见义勇为成为新时代社会风尚,汇聚起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广东、平安广东的强大合力。
南方+记者 祁雷
通讯员 粤政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