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乐昌:以“精、实、准” 赋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南方法治
+订阅

近年来,韶关乐昌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紧贴民生需求、守护一方平安” 目标,加快构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以“精、实、准”三字诀赋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提升的新路径,为平安乐昌、法治乐昌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乐昌市民在综治中心办理业务。

“小而精”平台筑牢服务基石

摒弃“大而全”的传统模式,乐昌市立足本地实际,将综治中心选址于交通便利、人员密集的核心区域,目的就是让群众办事“少跑腿”。走进综治中心内,可以看到这里的群众接待厅、调解室、指挥调度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

不仅如此,综治中心为提升服务专业性,创新采用“常驻 + 轮驻 + 随驻”模式,抽调各单位业务骨干入驻,形成“老中青”搭配的服务团队:老调解员凭借丰富经验主导矛盾纠纷化解,年轻干部则在系统流转、台账管理中高效履职。

同时,以培养“全科医生式”人才为目标,通过业务培训、模拟演练、“传帮带”等举措强化能力建设,助力工作人员快速成长。新入职的小谢便是其中的代表,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心的培养下,已多次独立解决群众诉求。

闭环机制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乐昌市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一把抓、再分家”的矛盾纠纷化解闭环管理流程,实现统一登记受理、全流程跟踪督办,同时打破部门壁垒,随时统筹法院、公安、司法、人社等多部门协同作战,目的就是精准破解群众痛点难点。

“很感谢他们的帮助。”想起2019年那件事,包工头胡师傅至今仍感激不已。当年,他承包的项目被拖欠1100多万元工程款。

胡师傅说,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了他。那些天,工作人员上门,一边帮他整理合同、找律师,一边跑法院、住建部门协调。“他们周末都在加班,担心我们着急。”最终,法院判决施工方支付900多万元。看着工人们领工资时的笑脸,胡师傅特意定做了锦旗送到中心。

科技赋能筑牢平安防线

为了将风险化解在萌芽,乐昌市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智慧综治”网络:建成覆盖19个乡镇(街道)、225个村(社区)的视频监控和综治视联网系统,实现“全网共享、全时可用”;依托283个综治网格和283名兼职网格员,通过“粤平安”系统线上流转事件,推动领导干部下沉网格排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中心创新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风险事项分级研判,发放《风险提示函》联动处置,确保不稳定因素“每日清零”。此前某小区业主因物业服务问题上访,中心迅速研判协调,顺利平息矛盾。每月通过社会治安数据分析,提前部署防控措施,持续提升治理质效。

“未来将持续创新服务,让综治中心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的‘首选地’。”乐昌市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擦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乐昌样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乐昌、法治乐昌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汪棹桴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