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东城街道敏捷社区党总支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服务合伙人”“共建合伙人”“校社共建”等模式创新驱动,着力凝聚高校、企业、物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协同破解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不断焕发社区新活力,努力将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宜居幸福家园。
校社联动赋新能 精准服务暖民心
汇丰花园的空地上,几张长桌一摆就成了临时“便民维修站”。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工具,热情地为居民免费维修电风扇、电饭煲等小家电,还主动为空调、洗衣机等“大家伙”提供上门服务,该活动累计修复家电200余台,为居民节省近万元开支。看着修好的电器重新转动,居民脸上绽放的笑容,正是敏捷社区党总支部将高校技术资源转化为便民实效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敏捷社区党总支部积极推动“校社共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紧密合作,构建起“需求精准对接、服务高效落地”的长效机制。由高校志愿者与专业社工组成“民情收集队”,深入楼栋倾听心声,建立详实的“需求清单”与“服务清单”。在此基础上,组建大学生“青春服务团”,精准实施“青春益修”“银龄暖阳”“安居课堂”等惠民项目。
聚焦独居老人关怀,志愿者们定期上门,买菜做饭、话家常、读报章,细致关注老人的身心需求。聚焦安居课堂,联合高校开展急救与消防技能培训,帮助居民快速掌握实用技能。刘阿姨参与后表示:“以前觉得急救知识离自己很远,学了才发现关键时刻能救命,这种培训太有意义了。”
政企协同破难题 提升家园“微治理”
建成多年的新时代嘉园小区,楼栋大堂及走廊外墙瓷砖空鼓、脱落问题长期困扰居民,高昂的维修费用令物业难以独自承担,而动用房屋维修资金又因业主意见难统一受阻。
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敏捷社区党总支部主动穿针引线,推动开发商与物业作为社区“共建合伙人”,开创性地形成“开发商出资、物业施工”方案,对所有问题楼栋实施全面修复。与此同时,幸福里二期的“断头路”难题也迎刃而解——此前出行需绕行近1公里,雨天泥泞难行。社区经深入调研协调,成功促成小区物业与开发商共同出资50余万元,一举打通长约200米的梗阻,完成硬底化改造,“民心路”畅通无阻。
在优化服务方面,敏捷社区党总支部携手物业积极打造“邻里活动中心”。物业投入资金改造小区公配用房,目前场地建设已完成。未来,这里将汇聚辖区退休党员、教师、企业人才等志愿力量,提供健康养生、职业技能、文化艺术、家庭教育等多元课程,满足全龄段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新图景。
公益服务常态化 共建共享幸福圈
春节的社区活动中心里,敏捷社区党总支部巧妙链接的辖区资源正焕发活力——商超提供的笔墨纸砚旁,非遗书法家正手把手教居民挥毫泼墨;几步之遥,医护人员带来的血压计轻束手臂,轻声叮嘱着健康事项。这“写春联·送健康”的融融暖意,正是社区将企业资源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通过精准链接与高效整合辖区企业力量,敏捷社区党总支部探索出一条“企业出服务、社区搭平台、居民享实惠”的可持续服务路径。社区将丰富的企业资源持续转化为惠及居民的暖心实践:每月携手辖区13家涵盖牙科、眼科等领域的专业机构精心策划3至5场不同类型的活动。社区充分发挥核心平台作用,不仅提供活动场地,更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进行招募;企业则依托自身专长,倾力提供健康义诊、知识科普等专业公益服务,真正把贴心的惠民福利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织就了一张温暖便捷的社区服务网。
敏捷社区通过有效联动小区物业、辖区企业、高校及社工组织,成功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用一桩桩实事、一项项服务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多方合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幸福家园,让居民的美好生活愿景在社区沃土上生根开花、结出硕果,以社区实践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南方+记者 陈立楷
通讯员 朱世标 朱晓晴 黄嘉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