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韦世豪妻子球迷被行拘,是对极端球迷的警示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维辰

7月18日,2025中超联赛第17轮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成都蓉城的比赛中,天津球迷姜某某使用扩音器带头辱骂成都蓉城球员韦世豪及其妻子,韦世豪情绪失控与其对骂,被裁判员出示黄牌警告,几分钟后再次吃到一张黄牌被罚离场。7月20日晚,天津足协发布声明称,姜某某被行政拘留7日,并被责令禁止观赛。

拿扩音器辱骂球员韦世豪的男子(网络图片)

拿扩音器辱骂球员韦世豪的男子(网络图片)

不管是否了解足球,大家或多或少听过足球等竞技体育中的“国骂”。“退钱哥”正是因为对着镜头情绪激动而走红,说明足球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但无论支持哪支球队,无论情绪如何激动,都不能口出恶言。姜某某被罚引起关注,重要原因在于,直指韦世豪妻子网名、在公共场合用大喇叭领骂的行为,低俗且突破底线,因而被罚不冤。处罚当然也不仅仅是针对姜某某一个人的,更是对极端球迷的警示。

有人拿出津门虎球员在成都客场被现场球迷“问候”家人的视频,认为如今成都球员在天津主场被“问候”是有“背景”的,至于为啥是韦世豪,因为他是“成都队里面最有名和最容易炸的”,给姜某某领骂举动增添了“还击”色彩。也有人列举出韦世豪对线网友的一些言论,认为是“以牙还牙”。

然而,“你骂我一句,我就要骂你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何况许多时候尤其是情绪上头甚至“红温”的时候,被骂一句后恨不得回对方好几句,事态会不断扩大升级。看球本是件快乐的事儿,若成了站队、互相谩骂的游戏,与促进交流、团结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其观赏价值也会消失于无形,想必各方都不愿看到。

相关“还击”之举的辩解也值得重视。系统性解决这个问题,单靠球迷的自觉、吃亏方的大度,显然不够,还需要相关方面及时作为,对球员、球迷双方都形成有效约束。比如,当赛场出现挑逗性口号或肢体语言时,场内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出现制止,必要时将涉事人员劝离现场,尽早斩断戾气的传播放大链条。当然,球员的职业能力和道德、在公开场合的言行,也应禁得起考量。

2007年,有热衷“京骂”的球迷被处以行政拘留7天,依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好,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修订的《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也罢,制度一直都有,却鲜少有落地案例,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姜某某此事是“中国足球球迷第一次因骂被拘”,折射出公众对打破“法不责众”困境的期待。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看台之外,该如何更有效制止、处罚球员及球迷的出格言行?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