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位列“五篇大文章”之首。记者在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广东创新推出“益企共赢计划”“股贷担保租”“认股权+贷款”三大服务模式,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指导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广东省科技贷款余额5.6万亿元、同比增长7.3%。自5月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截至6月末,支持省内7家科技企业和3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7.5亿元,指导东莞银行发行5年期、15亿元专项金融债券,专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曾爱婷介绍,广东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谱系,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成果研发、转化、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全流程金融服务质效。
在科技成果研发投入阶段,创新推出“科技人才贷”“科技研发贷”,将科技型企业人才和研发投入情况作为授信或增信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广“前期贷”,破解科研项目建设前期由于“四证”不齐全导致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难题。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阶段,创新推出技术入股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技术合同融资等模式,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商标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广东首笔“中试贷”等产品。
在科技成果应用生产阶段,积极推广“创新积分贷”“评级贷”“信用分挂钩贷”等信用贷款产品。例如,江门、肇庆等地的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贷”累计向超过1000家企业授信1200亿元;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评级贷”产品已惠及科技型小微企业90余家,贷款金额超过1.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推动‘益企共赢计划’‘股贷担保租’‘认股权+贷款’等三项创新模式增量扩面,支持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支持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曾爱婷表示。
南方+记者 唐柳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