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7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执政刚好半年,其支持率呈现持续走低的态势。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联社与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仅约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称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对自己有帮助,超半数认为其政策对自身造成了伤害。
这一民调结果直观反映出特朗普在美国民众心中的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
特朗普支持率缘何持续走低?
(一)
经济政策遭受广泛质疑。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围绕“美国优先”展开,但在实施过程中弊端尽显,对美国企业、民众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令不少人对其政策失去信心。
特别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争议最大,他高举“关税大棒”,对包括盟友、邻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看似是为“美国工人讨回公道”,实则使得美国零售、制造、农业等行业成本激增,社会物价飙升,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陡增。
同时,由于许多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产业链,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贸易保护措施打乱了企业的全球战略,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市场信心受挫,对未来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无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
移民政策激起民众不满。
美国向来以“移民国家”自居,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其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设置了不合理的限制,令许多少数族裔群体感到被排斥和歧视,社会凝聚力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这一政策导致大量非法移民家庭被拆散,许多儿童被安置在条件恶劣的拘留中心,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关爱,相关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后,让越来越多的人对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产生怀疑。
此外,这一政策也对美国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一些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三)
政治极化侵蚀民主制度。
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将美国政治极化的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该法案鲜明地体现了共和党的政策倾向,却将民主党关注的议题边缘化,特别是大规模削减医疗补助,直接扼杀了“奥巴马医改”的成果。
“大而美”法案从提出到艰难通过,全程充斥着党派间的激烈对抗与博弈,进一步加深了美国政治分裂。
美国民众对“大而美”法案的态度也因政治极化而呈现严重分裂态势——
支持者多来自共和党的选民基础,他们认同特朗普的政策主张,认为法案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保障边境安全;
然而,反对者的声音同样高涨,许多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直指法案加剧贫富差距、损害底层民众利益。
(四)
强人政治影响个人形象。
特朗普的“美式强人”政治风格,让“美式民主”在他治下变得更加空洞。如频繁施压美联储降息,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威胁解除他的美联储主席职务;打压持不同意见的媒体,包括美联社和路透社在内的多家媒体被白宫拒之门外;签署撤销教育部行政命令,终止加州高铁40亿美元拨款……
特朗普一边大肆吹嘘个人政绩,一边极力打压政治对手,令其个人形象受到负面影响。与近几任美国总统同期情况相比,特朗普的支持率处于历史低位。
民调显示,他在所有议题上获得的支持率均不到50%,包括经济、移民、政府支出、贸易、税收、医疗保健以及他对中东冲突的处理。
特朗普支持率持续走低,说明美国民众对其政策和执政方式的不满与失望正在不断累积。
如果特朗普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有效解决经济、移民等核心问题,并改善自身形象,修复对美国制度造成的损害,他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支持率也可能继续下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