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也有“七十二变”!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南方+

酷炫的汽车、憨态可掬的小狗、美丽的花朵……淀粉在孩子们手中化身形态各异的作品。7月18日下午,南方+联合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中新联合研究院”研学活动走进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新院”)。40组家庭齐聚于此,探寻一粒淀粉的“变身”之旅。

-

作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中新院依托中新两国的科研优势及创新人才资源,由华南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同建设,实现科研成果、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打造中新两国科技创新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

-

仪器共享实验室、食品营养与智能加工装备实验室、龙脑及龙脑衍生产品研发实验室……走进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的高精度实验室内,超级显微镜、高压脉冲电场非热加工技术与设备等高科技设备激发了小记者们的好奇心。“原来在超级显微镜中蚯蚓、树皮看起来是这样的!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样子完全不同。”一位小记者感叹。

“水和油不相溶,为什么护手霜很湿润又油油的?”聆听护手霜的制作过程,小记者发出了疑问。“护手霜等化妆品中有一种叫做乳化剂的东西,可以让水和油拉起手成为好朋友。”来自中新院的讲师生动易懂地回答了小记者们的疑问。

一位小记者在实验室参观时全程都在录像。“能亲眼看到这些设备太开心了,我特别喜欢科学相关的内容,希望还有这样的活动。

-

“我们平时吃的面粉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淀粉。除了食物,淀粉在工业中也被广泛应用。淀粉是食品工业常用的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在造纸、纺织、医药等行业均有应用,比如大家吃胶囊的外壳,其中就有淀粉的成分。”讲座环节,来自中新院的讲师孙政为小记者们揭开了淀粉的“神秘面纱”。

-

了解了淀粉膨化变身的过程后,在体验环节中,小记者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环保淀粉基材料创作手工作品。金字塔、仙女棒、小海豚……一件件充满童趣又独一无二的作品诞生。

-

“本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提前让他们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很希望将来他们学到相关的知识时,会想到今天的这一课。”一位家长表示,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学到更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南方+记者 许宁宁 昌道励

编辑 钟烜新 彭正子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