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早稻抢收的关键时期,7月19日,2025年清远市水稻机收减损技能活动在清新区太和镇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全市各地的13名农机手展开了一场以“减损”为核心的技术大比拼。通过技能比拼,进一步提升农机手的操作水平,降低水稻机收损耗,切实将“颗粒归仓”落到实处,助力清远粮食丰收。
2025年清远市水稻机收减损技能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比赛现场,金黄的稻田里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作响。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水稻机收减损技能活动正式开始,13名参赛农机手依次进行了紧张有序的收割作业。随后,裁判组到作业区域进行了取样、捡粒、去杂、标识、称重等,最终计算出参赛选手的机收损失率。
参赛农机手依次进行了紧张有序的收割作业。邓文燕 摄
裁判组在田间作业区开展评分工作。邓文燕 摄
经过激烈的同台竞技、严格测算和裁判评分,最终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来自清城区的选手向伟劲摘得桂冠。活动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杯、证书和奖金。活动期间,还开展了农机作业演示、农机技术讲解、农机安全生产、育秧插秧示范等农机推广“田间日”内容。
近年来,清远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目前,清远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9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17%,水稻机收平均损失率1.99%。
另值得一提的是,清远烘干能力建设不断加强,2022年以来,该市烘干产能从1900吨增长到4840吨,烘干率从12%提升到30.25%,年平均增长在5个点以上,烘干中心数量从31个增长到69个,年烘干粮食超21.78万吨,预计2025年底产能再增300吨以上,水稻烘干率可达32%以上,为全市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当天,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宗伟勋、四级调研员杨焯贤出席活动,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市农推中心,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有关股室负责人,以及市农机协会会员共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南方+记者 邓文燕
通讯员 张殷华 曾宪成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