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同比大增214%

南方+

夜幕降临,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内却一片灯火通明,一箱箱由大湾区制造的跨境电商货物在传送带上高效流转,海关关员手持智能终端快速核验商品信息,打板区的工人熟练地加固包装。这批货物在空港中心“一站式”完成海关监管和航空安检、打板手续后,经东莞港搭乘专用货船,12小时内即可直达香港国际机场停机坪。

据黄埔海关统计,今年1-6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140.7亿元,同比增长214%。截至7月9日,空港中心累计进出口货值突破334亿元大关,总货运量达3.1万吨,相当于每天有价值超4000万元的货物通过这条通道飞往全球。

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关员对经“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出口货物车辆进行监管。张海龙 摄

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这条由粤港两地联手打造的物流新动脉自2023年运行以来,已吸引7家香港公仓企业进驻,126家空运货代获东莞交货资质,22家国际航空公司认可其“粤港联运、一站装机、直达全球”的创新模式。

电子元器件产业对进出口时效要求严苛,东莞市坐拥万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高效运转的空港中心为产品出海提供了快速通道。海关在空港中心设立联络专员,搭建“关企直通车”沟通平台,针对高价值芯片、精密元件等货物实施“预约查验、即到即验”措施。依托直接联通香港机场与虎门港综保区的优势,通关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40%。2025年1-6月,经空港中心进出口的货物中,集成电路货值占比跃升至67.1%。

同样受益的还有跨境电商企业。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经空港中心跨境电商出口货量同比激增579 %。东莞港空运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媛云介绍,“去年4月,我们每月只有4个架次业务量,今年6月开始增加到每月13架次。海关应用X光机同屏比对技术,把单个包裹查验时间压缩到20秒内。”

为全力支持空港中心发展,黄埔海关制定专门监管方案:7×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货物“随到随验”;“电子关锁+GPS定位”系统对运输车辆全程可视化监控;推出的“预约候检”服务,遇到业务量高峰期,企业可提前申报、错峰验放。

“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最有说服力,空港中心将电子元器件进出口的物流综合成本压缩30%。”东莞港国际空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萧智亮算了一笔账:今年6月空港中心实现日均一架专机业务,高价值货物运输占比提升至75%。

据了解,粤港两地正在加速推进空港中心二期智慧物流园建设,届时空港中心年货物处理能力预计可达100万吨以上。随着高速货轮、智能闸口等项目逐步建设并应用,未来出口货物从入园到装机时间可缩短至9小时,为“湾区制造”出海打造更加快捷的跨境通道。

南方+记者 刘倩

通讯员 余欣耐 文雅琼 汪博然 刘晓庆

编辑 钟展锋 李江萍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