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学生借电话手表进行诈骗丨这能刑吗?
最近,福建、宁夏、湖南资兴等多地发生盗用儿童电话手表SIM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4名嫌疑人在福建、江西、湖南流窜,专挑放学时段以“借电话卡急用”为名盗取小学生手表SIM卡,一周内盗用7张卡拨打诈骗电话2000余次,涉案35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利用孩子们的善意,盗用儿童电话手表SIM卡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这能刑吗?
图片来源:今日永安
【省流版】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可能涉及多个罪名,例如诈骗罪。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电话卡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盗取SIM卡过程中,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还可能构成抢劫罪或者盗窃罪;如果是组织未成年人作案,还可能构成组织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或从重处罚情节。
【完整版】
这相当刑!并且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可能涉及多个罪名。
首先是诈骗罪。在最高法公布的一起案件中,肖某等人向未成年人收购电话卡,并雇佣多名青少年拨打诈骗电话1500余条,导致5人被骗47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肖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罚金5万元;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电话卡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在贵州省织金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张某指使未成年人在多所小学附近,以“借电话手表打电话”为由盗取20余张电话卡,以每张350元收购,后将这些卡提供给诈骗团伙使用。最终,张某因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
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盗取SIM卡过程中,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还可能构成抢劫罪或者盗窃罪;如果是组织未成年人作案,还可能构成组织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或从重处罚情节。
最近,此类骗局高发。警方提醒,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将电话手表借给陌生人。并可以在设置中,为电话手表的SIM卡设置PIN码进行锁定。此外,定期检查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情况,查看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等。一旦发现电话卡被盗、被抢,要立即联系手机运营商挂失账户、注销被盗卡,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防止犯罪分子利用电话卡实施诈骗。
统筹:祁雷 张梓望 杜玮淦
文字/出镜/摄像/剪辑:南方+记者 李乾
海报:吴颖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