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记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将于今年8月-9月在广东举办,截至目前大赛注册项目2564个,覆盖全国各省区市,其中港澳项目达356个。
参赛项目数量多、来源广、质量高
本届大赛以“湾创未来,粤聚英才”为主题,实现粤港澳三地深度联动,面向全国征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五大赛道优质项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介绍,大赛报名时间截至7月31日,8月10日前将对参赛项目进行资格审核。赛事过程共设置初赛、复赛、全国总决赛3个环节。一是初赛阶段,时间为8月11日-8月22日,采用书面评审方式,遴选确定晋级复赛项目。二是复赛阶段,时间为9月上旬,5个赛道采用现场路演方式,分别在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举办,遴选确定晋级总决赛项目。三是全国总决赛阶段,将在复赛结束后在佛山市适时举办,届时将采取现场路演方式,最终角逐获奖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的5个赛道各设置特等奖2名、金奖4名、银奖6名和铜奖8名,对获奖项目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忠保介绍,大赛设置的5个赛道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参赛项目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长空间,相当一部分项目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很多项目已登记注册企业,也有一些高学历、高技术、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项目。同时,赛事办公室积极争取发改、教育、科技、工信、民政、农业、团委等部门支持,广泛发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高校院所、博士后科研平台、创业孵化载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质创业项目参与报名。
此外,本次大赛以湾区为基点,向全国辐射,旨在凝聚最广泛的优质创业资源,促进香港、澳门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此,本次大赛格外注重发动港澳项目参赛,香港民青局、澳门经科局多次举办专门面向港澳青年的宣介活动。香港、澳门企业、社团、高校、创投机构、孵化基地等广泛参与、积极支持。
持续涵养要素齐备的创业生态体系
本次大赛旨在以创业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搭建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同台交流、同台展示、同台竞技、协同发展的舞台,助力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谢忠保介绍,广东将以大赛为契机,聚焦人社部门主责主业,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涵养要素齐备的创业生态体系。
加力推动创业政策落地。去年以来,广东出台系列法规政策,实施覆盖群体广、申请门槛低、优惠力度大的初创补贴,提供额度高、申请便捷的融资和贷款支持,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创业服务。“我们将把赛事举办的过程打造成宣传兑现政策、优化创业服务的过程,打好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场地支持、人才招引等政策‘组合拳’,全面提升全方位全周期的创业服务水平。”谢忠保说。
加力推动创业矩阵建设。近年来,广东围绕重点创业群体实际需要,搭建起“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业孵化基地622家,会同香港民青局、省港澳办等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创基地联盟,在香港、澳门设立港澳青年创业服务驿站,加快形成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的创业矩阵,帮助创业者在大湾区“立住脚”“扎下根”。谢忠保指出,将以赛事为契机,聚焦5大赛道项目需求,积极对接优秀项目入驻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参加高交会等大型展览会,并以“产业发展+创业”为模式探索建设新型创业平台,更好赋能项目长足发展。
加力推动创业培训升级。广东长期致力于分层分类为创业者提供务实管用的创业培训:在新业态培育方面,聚焦咖啡、宠物、直播等行业,创新开发特色培训(实训)项目,提供最高10万元的课程开发奖励和2800元/人的培训补贴;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连续10年开展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培训,探索形成“政府资助+高校培养+社会联动”的培养模式,按1万元/人标准资助超7000名企业负责人。
加力推动创业资源集聚。谢忠保表示,广东将牢牢把握赛事机遇,有力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创业政策落地,积极对接头部投融资机构,助力优秀项目成长发展。
南方+记者 杜玮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