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高州第一时间响应省委农办、省委宣传部关于《“媒体+”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组织来自省、市主流媒体以及当地自媒体代表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高州荔枝、龙眼主产镇,探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成果,共同谋划“媒体+”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高州优质农产品出圈、出彩。
眼下,正是高州龙眼上市季。
集众之智
各级主流媒体献策
活动聚焦高州龙眼产业的科技赋能、品牌提升、联农带农成效,召开座谈会,高州市百千万指挥部办公室、镇街代表以及权威媒体、自媒体记者代表等就如何推进“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荷塘镇是石硖龙眼大镇,4.65万亩龙眼陆续成熟,如何从‘大镇’走向‘名镇’,迫切需要媒体的助力。”荷塘镇党委副书记张攀表示,该镇连续多年举办推介会、品鉴会,深知传播力就是生产力,“这份方案就是及时雨”。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南方日报、茂名日报、高州市融媒体中心以及高州当地优秀自媒体代表分别就如何落实方案展开探讨,碰撞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体系建设的火花。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既需要我们用专业视角解读政策、分析趋势,也需要我们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清‘怎么卖、卖给谁’,更需要我们用新媒体手段架起供需桥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茂名记者站与会代表表示,接下来将从深挖产业链故事、搭建供需对接桥、联动县媒朋友圈等方向发力,助力高州农产品走出去。
高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媒体+”融合,聚智聚力,探索“媒体+”联动的更多可能,用鲜活的方式讲好高州“百千万工程”故事,传播好高州农产品美誉度,探索“媒体+”赋能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子。
媒体实地调研高州龙眼产业。
聚众之力
将率先打造一标杆项目
活动当天,媒体记者一行走进荷塘镇,参与龙眼嘉年华活动,了解当地“强村公司+农户”模式如何推动龙眼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随后,前往沙田镇,调研国家标准化龙眼示范片、金牌储良龙眼母本园、燊马生态农业公司等点位。沙田镇作为“中国龙眼第一镇”,当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龙眼深加工,开发龙眼干、龙眼酒等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高州是全省农业第一县,农业总产值多年蝉联全省县级首位。农业农村是高州一张最为闪亮的名片。
高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婉君在座谈会上与媒体代表展开探讨。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媒体力量,通过创新宣传模式、整合传播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从传统媒体报道到新媒体矩阵传播,从线下采风活动到线上直播带货,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体系,为高州农产品出圈攒足了人气。”高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2025年,高州获央媒报道68次,本级推出10万+作品68条,直播助农覆盖30万人次,推动品牌突破地域限制。联合央省级媒体推出“央视主播说‘三农’”“荔乡人说变化”等深度报道,系统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文旅融合成果;组织“美丽乡村行”“柏桥实践”等大型采风活动,联动30余家媒体立体呈现乡村振兴样本。
到龙头企业调研。
一系列的媒体采风活动不仅是对“百千万工程”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过主流媒体的深度参与和深度报道,全面展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高州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广泛传播,也为接下来高州实施‘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体系建设奠定了好基础。”高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婉君说。下一步,高州将深化联动各级主流媒体,系统化推进“媒体+”赋能行动方案,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出圈的标杆项目,率先探索“高州实践”。
撰文:邱茜 通讯员 甘军亮 李伯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