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智慧扎根乡土!四会“百千万工程”创意集市2.0开市

南方+

日前,由团省委、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办,省青少年宫协会、团四会市委、广州华商学院团委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5年广东福彩青年星火计划暨四会市青年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青年集市活动在肇庆四会市吾悦广场举行。本次活动包括经验分享和交流、青年集市和助农直播,切实为青年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和助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搭建舞台。

四会市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集市。

青年集市人气盛

活动现场, “小旅进镇” 实践团以四会沙糖桔及各农产品为灵感,打造橘小糖IP,推出各类青年人喜爱的文创产品,将 “桔式美学” 融入生活。互动摊位设置文旅有奖问答,挑战四会文化知识,答对即可赢取定制明信片、文创小样等,用创意让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产业 “活” 起来。

“小旅进镇” 实践团以四会沙糖桔及各农产品为灵感,打造橘小糖IP。

“夏乡逐梦” 实践团立足黄田镇红色资源,将江头乡农会旧址等四个红色遗址进行3D VR化立体展示,运用VR新技术带领大家重走革命历史。“沉浸式体验革命岁月,解锁限量红色主题文创” ,实践团线下互动带来独特红色体验,让红色文化可触可感。

“夏乡逐梦” 实践团立足黄田镇红色资源,将江头乡农会旧址等四个红色遗址进行3D VR化立体展示

“印象罗源” 实践团则立足罗源镇农副产品,打造“团源源” IP形象,解锁罗源专属印记!线下互动区融合非遗与文创,非遗火漆潮玩 party、火漆印章,带大家感受传统工艺魅力,让非遗 “潮” 起来。

“印象罗源” 实践团则立足罗源镇农副产品,打造“团源源” IP形象。

“绥江玉影” 实践团聚焦四会玉雕非遗,以玉雕为灵感的NFC 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更通过非遗教育体验,用 3D 打印笔、明信片材料包开展DIY活动,让参与者触摸非遗温度,助力玉雕文化 “破圈” 传播。

“绥江玉影” 实践团聚焦四会玉雕非遗,以玉雕为灵感的NFC 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各实践团围绕乡村治理、法治乡村建设开展系列实践。低空经济与民生法治双守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西翼低空经济,设立法科普与法律咨询站,为低空经济发展解法律 “密码”;此外,实践团成员们围绕乡村高频法律问题,设置土地权益、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咨询区,联动大学生、驻村法律顾问与司法所,提供 “一站式” 法律服务,以法治力量护航乡村治理与民生保障。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各实践团围绕乡村治理、法治乡村建设开展系列实践。

四会市供销社汇聚地方美味,以 “一份特产,助一份振兴” 为理念,搭建乡野美味与市场的桥梁,让更多人品尝到四会的乡土馈赠;罗源镇借 “青春推荐” 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让乡土好物贴上 “青春赋能” 标签;石狗镇围绕兰花、古窑两大特色做文章,展现石狗 “幽兰生空谷” 的生态底蕴,又借鹅春古窑非遗制陶技艺,赋予传统物产文创活力,让千年工艺与乡土风味碰撞出新商机;团四会市委开设公益与自护宣传传递公益星火,普及自护知识,助力青年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石狗镇围绕兰花、古窑两大特色做文章,展现石狗 “幽兰生空谷” 的生态底蕴。

接下来,团四会市委将继续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中。

校地共建,双向赋能

在广东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的三年时间内,高校以专业为笔、地方以需求为纸,校地合作,共同出双向赋能的精彩篇章。

广州华商学院“小旅”实践团持续三年立足地方需求,打造系列文创IP和产品,创意设计到市集推广,三年迭代让 “橘小糖” 从青涩概念成长为城市文化符号;“夏乡逐梦”实践团以 VR 技术还原红色遗址,三年打磨让红色教育从 “静态参观” 变为 “沉浸式体验”,高校创意与地方文化资源深度融合,让 “文化振兴” 落地生根;“印象罗源” 实践团将非遗火漆与文创设计结合,帮手艺人打开年轻市场,校地合力打通 产业振兴“最后一公里”;肇庆学院 “与法相约” 实践团扎根乡村法治,聚焦土地、邻里,构建全链条法治护航体系。

四会市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集市。

三年来,数万名大学生走进乡村,在政策宣讲、法治服务、文创开发中完成“课堂-田野”的实践转化;地方干部、农业达人、非遗传承人成为“校外导师”,把乡土经验带入校园。三年积累,校地共建让“百千万工程”从蓝图变为实景:高校找到服务社会的 “实践课堂”,乡村激活振兴发展的“青春动能”。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李灏

编辑 刘宇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