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界“强强联合”,这个实验室将加速松山湖创新药研制

南方+

7月17日,“协同创新・药启未来”松山湖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暨东莞生技公司—深圳湾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启动会在东莞松湖药港举行。这一平台的启用,不仅是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产业合作的最新成果,更标志着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

这场集结了政、企、学、研多方力量的盛会,不仅宣告了一个重磅产业平台的诞生,更给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

跨区协同结新果 重大平台启新程

作为6月21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成立后的首个重要合作成果,该平台被寄予 “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重大产业平台” 的厚望。

松山湖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服务员”“护航员”身份,从政策支持、空间保障到人才服务全方位赋能,推动平台聚焦研发转化、实现成果本地落地。

深圳湾实验室与东莞生技的“牵手”,被业内视为“优势互补”的典范。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涂欢介绍,深圳湾实验室在源头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及新药早期研发领域积淀深厚,而东莞生技在产业生态构建、成果转化落地及市场化运作方面经验丰富,“双方协同将产生‘1+1>2’的效应,打通创新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东莞生技董事长宋涛则明确了平台目标:瞄准重大临床需求与市场蓝海开展创新药研发,通过项目资源共享机制挖掘优质项目,早期介入战略投资并导入产业资源,加速成果在松湖药港转化。

产业根基已筑牢 生态圈成新亮点

历经十余年发展,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3家,集聚了全市近一半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产业门类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耗材、核医学和干细胞等领域。今年,松山湖确立 “1+4+1+X” 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跻身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此次启动的联合实验室,正是松山湖夯实产业根基、升级发展能级的关键布局。据介绍,松湖药港作为东莞生技投建运营的产业园区,已构建起产业公共平台、产业基金、资源链接等六大服务平台;而创建于 2019 年的深圳湾实验室,以 “BT+IT” 交叉融合为特色,专注于癌症、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二者的深度合作将补齐松山湖医药源头创新短板。

更值得关注的是,启动会现场同步举行了创新药研发和转化产业生态圈签约仪式。东莞生技与多家单位携手,共同构建起覆盖 CRO 服务(广东医科大学、博济医药等)、产业承接(东阳光药业 、三生制药等)、投融资(东科创资本、道远资本等)、创新转化(联合实验室)的完整生态链。

“这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宋涛表示,生态圈的形成将让前沿科学发现与市场需求、资本力量、产业资源实现无缝对接。

智汇前沿谋发展 共绘产业新蓝图

启动会上,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贺耘重点介绍了联合实验室的定位、运营模式和平台能力,并以多个突破性的在研项目展现了双方合作的广阔前景。专家分享环节中,国际知名分子生物医学专家傅新元教授以《0-1 创新的意义:以 JAK-STAT 发现为例》为题,分享了基础研究突破对新药研发的核心价值;中启资本医疗合伙人谢鹏飞博士则解析《中国创新药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为产业发展打开前沿视角。

从跨城协同的平台搭建,到全链条生态圈的构建,松山湖正以“协同创新” 为笔,在生物医药产业的蓝图上勾勒出更清晰的未来。随着创新资源持续集聚、转化效率不断提升,松山湖有望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南方+记者 韦基礼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