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田野里晒出了“软黄金”|粤来粤好百千万

南方+

“匠心巧手浣云纱,绸缎绫罗染物华;返璞归真泥润色,借来神韵锦添花。”

七月的顺德伦教,连风都带着“颜色”。漫步在羊额村的堤围上,一大片晒莨场映入眼帘。点缀着蓝天绿地,橙色、青色、赤红色的布料沐浴在阳光之下,共同勾勒出一幅南国乡村夏日画卷。

成片的晒莨场成为顺德夏日独特的风景线。

成片的晒莨场成为顺德夏日独特的风景线。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伦教水网纵横,素有“云纱故里”的美誉。这里孕育着富含高价铁离子的河泥。一方水土的馈赠也造就了举世无双的“香云纱”。这种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面料,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丝绸、薯莨、阳光与河泥演绎着奇妙的化学反应。香云纱是时光的馈赠,需要经过浸莨水、晾晒、洒莨水、封莨水等十多道精细流程,俗称“一练三煮十八晒”,从制作到成衣需要将近一年。

不久前,黄田胜刚被评为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带领下,师傅们正在将富含矿物质的河泥涂在绸面上,犹如给布料敷上一层厚厚的“面膜”。

“这里每位老师傅都练成了‘夜观天象’的本事,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放晴。”成记绸庄香云纱晒莨技术总监何超介绍,太热、太凉、太湿、太干,甚至风速太快,都可能晒不出一块合格的香云纱。

由于对温度和阳光的苛刻要求,一年中适合晒莨的时间,只有4月初至10月底的短短几个月。正因如此,香云纱的每一匹成品都显得尤为珍贵,“一两黄金一两纱”名不虚传。

是金子总会发光。薄如蝉翼的香云纱,由于柔软、凉爽、耐汗、易洗的特点,成为亚热带地区的上好衣料。早在清末民初,这种散发着珍珠般光泽的“软黄金”,便已远销南洋、欧美,广受海内外欢迎。

香云纱作为“中国礼物”深受沙特王室穆巴拉克亲王青睐。

香云纱作为“中国礼物”深受沙特王室穆巴拉克亲王青睐。

随着时代发展,面对现代坯料材质的不断变化,黄田胜探索出一条传统与新型坯料的融合之道。他将香云纱的适用面料拓展至丝绸、棉麻等领域,为传统技艺注入时代活力。

在设计师一双巧手里,香云纱也在国际舞台再展芳华。顺德香云纱本土品牌“莨拾捌”去年正式启航“出海”,在香港国际时尚汇展上大放异彩。

顺德香云纱本土品牌“莨拾捌”去年正式启航“出海”。

顺德香云纱本土品牌“莨拾捌”去年正式启航“出海”。

旗舰店里,衣袂飘飘的新中式服装,传递着穿越时空的优雅。“莨拾捌”香云纱设计总监王丽芬现场展示两件别具匠心的香云纱围巾披肩,年初还作为“中国礼物”赠予沙特王室,受到穆巴拉克亲王“点赞”。

“莨拾捌”香云纱设计总监王丽芬展示时尚设计的香云纱服装。

“莨拾捌”香云纱设计总监王丽芬展示时尚设计的香云纱服装。

我们将联动顺德家具、纺织等优势产业资源,以‘文化+制造’双名片开拓中东市场。”“莨拾捌”品牌主理人钟敏妍介绍道。

从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到“伦教香云纱”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伦教正在向“香云纱百亿交易聚集地”目标迈进,“云纱故里”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今年6月,2025伦教香云纱国潮非遗体验季期间,推动香云纱产业发展的“136”战略正式发布: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香云纱核心产地、全国香云纱文化传承高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香云纱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三个高地的打造、同期推出六项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将香云纱打造成为顺德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如今,香云纱产业成为伦教街道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当地将村居、湿地公园与香云纱生产基地串珠成链,与13公里碧道慢行系统相结合,打造示范性滨水休闲廊道——“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伦教段),并在前年年底完工开放,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伦教段)将香云纱生产基地串珠成链。

“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伦教段)将香云纱生产基地串珠成链。

阳光为墨、匠心为笔、田野为纸,伦教河滩大片晾晒的香云纱,铺展出最美的文旅风景线。乘着夏日的清风,这份承载岭南智慧的珍品将以时尚新姿“飘香”国际,继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脚本/出镜:南方+记者 黄堃媛

采写:南方+记者 杨逸

拍摄:南方+记者 仇敏业 陈文夏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编导:南方+记者 毕嘉琪

统筹:李培

监制:李贺 王海军

编辑 钟烜新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