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荔枝季,一段内容为“同人女靠‘做谷’卖出2000斤荔枝”的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镜头里,古风动漫少女形象的荔枝包装与沾着泥土的采摘双手形成奇妙碰撞,让无数网友直呼“感动到热泪盈眶”。
视频创作者“鲨鲨人”真名黄嫩妃,是茂名高州市大井镇走出的90后姑娘。这位资深二次元爱好者将饭圈熟悉的“谷子”文化注入家乡荔枝产业,用四年时间积累了600多段创作素材,终于在今年引发“次元破壁”的连锁反应。
黄嫩妃带着“谷子”参展GAF上海插画艺术节。
“不理解‘二次元’没关系,喜欢产品就够了。”黄嫩妃认为,视频走红的关键在于强烈的文化反差。其中最受欢迎的竹子包设计,灵感源自古代荔枝竹筒保鲜的智慧,目前已预售500余件,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年轻消费的创意纽带。
荔枝园里找到创作的根
“爷爷总说‘你画的荔枝姑娘好看,要是荔枝再多些就好了’。”黄嫩妃笑着说。这个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女生,2021年觉得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从深圳回到高州,在老家的荔枝园里找到了创作的根。
荔枝“谷子”。
大井镇是桂味荔枝的核心产区,荔枝肉厚核小、清甜、桂花香味浓,在当地很有名气,还是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但黄嫩妃发现爷爷多年精心种植的荔枝,卖得不够称心如意。爷爷是个传统果农,销售渠道受限,加上红绿色“土味”包装,“送礼拿不出手,也体现不出荔枝的特色”。黄嫩妃决定发挥特长,自己设计包装,把荔枝搬到网上卖。
黄嫩妃给爷爷设计的荔枝包装盒。
黄嫩妃用一年时间调研了市场上水果的国潮包装,研究本地的荔枝文化。到真正开始动手做荔枝的全系列周边时,她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为荔枝的设计画画、打样,每一步都游刃有余。
为了做出“符合审美”的包装,黄嫩妃翻查《荔枝谱》了解品种历史,跑到果园记录不同荔枝的形态——“桂味”“妃子笑”“白糖罂”,在黄嫩妃笔下有了鲜活的生命,人设也各不相同——桂味傲娇清冷、白糖罂充满元气、妃子笑可爱甜美。
黄嫩妃将茂名不同品种的荔枝设计成“谷子”。
包装火了,衍生创意也跟着来。黄嫩妃把拟人形象做成徽章、冰箱贴、竹编包,甚至结合“竹筒运荔枝”的古早智慧,设计出能斜挎的“竹子包”。
“2022年做的竹子包,今年因为荔枝季和《长安的荔枝》影视热,被很多人问‘还能买吗’。”目前这款包的预售订单已达500余个,8月底将再度出货。
竹子包设计,灵感源自古代荔枝竹筒保鲜,已预售500余件。
四年里,她的荔枝相关“谷子”从包装扩展到20多种,开发出一整套礼盒:几种拟人形象做成了人物方卡,加上科普折页和一把荔枝元素的扇子,还给不同荔枝做了线上小漫画、表情包,讲述她们的故事。
荔枝“谷子”。
“年轻人买荔枝时会说‘包装太好看舍不得扔’,收到‘谷子’后又会回头买荔枝。”这种“水果+文创”的闭环,让她在今年荔枝季帮爷爷卖出荔枝2000斤。
荔枝“谷子”。
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谷”
助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时间回拨到创业第一年夏天。在40℃的烈日下,黄嫩妃和弟弟在荔枝园里挥汗如雨地打包。短短一周,她瘦了整整十斤。更棘手的是,快递公司临时更换泡沫箱尺寸,让精心设计的礼盒面临“无箱可用”的窘境。
“那几天像疯了一样跑遍市场,网购了十几种箱子挨个试。”回忆起当时的困境,她仍心有余悸。宣传同样举步维艰,最初在微博抽奖送荔枝,转发量不过寥寥数百。
今年,她将四年助农经历剪辑成视频《同人女靠做谷卖出两千斤荔枝》,一经发布便引爆网络,收获十万点赞。网友留言:“看到二次元与农业碰撞出的火花,看得热泪盈眶!”更令她惊喜的是,她设计的小荔枝形象成功入选GAF上海插画艺术节,收获了越来越多二次元爱好者的喜爱。
黄嫩妃带着“谷子”参展GAF上海插画艺术节。
当爷爷得知自家荔枝跨越3000公里抵达黑龙江后依然鲜甜多汁时,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骄傲的笑容。“爷爷虽然不懂‘二次元’这些新词,但他知道我用画画帮家里卖出了好荔枝。”黄嫩妃笑着说。为了让长辈更直观地理解自己的工作,她特别注重设计“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周边。
如今,她不仅帮家里卖荔枝,还带动了更多可能。茂名本地果农找她咨询包装设计,外地商家邀请她给芒果、龙眼做文创设计周边。“老家几乎家家户户种荔枝、龙眼,我想把它们都变成‘有故事的水果’。”她计划接下来做龙眼、黄皮的拟人化设计。
黄嫩妃带着“谷子”参展GAF上海插画艺术节。
“谷子”,成了链接传统农业与年轻市场的“桥梁”。黄嫩妃的画笔,一头是Z世代追捧的动漫美学,另一头是父辈耕耘半生的荔枝园。
“乡亲们种了一辈子荔枝,我想让更多人尝到这份甜。”她说。
◎对话:
“二次元助农”是年轻人
用兴趣反哺现实的范例
南方+:在设计中融入荔枝拟人化形象时,如何平衡二次元审美与农产品本身的特质?
黄嫩妃:荔枝拟人设计融合了品种特性与文化内涵,让北方消费者也能轻松区分荔枝品类。在“妃子笑”的设计中,以唐代贵妃为灵感,打造了一位身着新中式襦裙的御姐形象——绯红渐变的长发象征果皮色泽,手持时尚竹筒包,衣袂间的凤凰纹样暗合“一骑红尘”的典故,那句粤语口头禅“我系最出名嘅荔枝啦”更添岭南韵味。而对浑身带刺的“桂味”,赋予傲娇属性:木屐、方胜纹服饰与中国结配饰展现传统美学,头顶那缕标志性的黄色小辫子,正是对应果实中间的独特缝隙。每个细节都经过严谨考据,就连Q版形象也兼顾不同年龄层的审美偏好。二次元正在重塑大众审美,即便不懂典故,美好的设计本身就能打动人心。
南方+:有人认为“二次元助农”是年轻人用兴趣反哺现实的范例,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的可能性与局限?
黄嫩妃:二次元文化已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正如今年《哪吒》的火爆证明,优秀的二次元作品能打破年龄圈层,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二次元助农并非一蹴而就,市场认知需要培育,我们花了四五年时间才等到这个爆发点。成功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受众、严把产品质量,以及将个人创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助农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只要坚持做对的事,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新名词解释
①二次元:指源自日本动漫、漫画、游戏、轻小说及其衍生文化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和文化圈。
②谷子:goods谐音,二次元衍生品。
③做谷:指设计、制作或委托生产动漫、游戏等作品的同人周边商品(谷子)。
④同人谷:看某动漫或玩某游戏后,一些看官或玩家有能力,比如绘画、刻章,还能把作品交给一些厂子去批量印发画稿、抱枕套、制作章子,再进而去卖。
撰文:叶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