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迎双重丰收!对话三水侨中优秀学子

南方+

7月16日,佛山中考放榜。记者获悉,三水区华侨中学拔尖人才和体艺特色人才的成绩迎来了双丰收,部分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

梁筱悠、胡俊轩、骆瀚宇、李淑灿、卢哈迪、李卫洋等考生闪耀中考,有望敲响心仪高中的大门。考生的故事中,有默默耕耘的汗水、有一朝逆袭的快意、也有坦然接受的从容。如果说中考只是人生其中一站,他们都做到了无悔青春。

记者对话部分优秀学子,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

1

梁筱悠:查到成绩时发出尖叫

“查到成绩打电话给父母时听到我哭,他们都以为我考砸了。”就读于三水区华侨中学梁筱悠回想昨天查分的情景,心情仍难掩激动,她拿到了初三以来的个人最高分,她的父母兴奋得马上在家庭群里发红包致谢。

梁筱悠。 受访者 供图

回想初三,梁筱悠还记得很多一路走来的细节:每天起早摸黑地学习、排队打饭还在默背知识点、机房练口语练到差点忘了吃饭、争分夺秒利用课余时间练压轴题……她说,这些回忆,都是难以忘记的奋斗时光。

最让梁筱悠感到自豪的,是她的英语成绩,因为这代表了她和英语老师之间承诺的兑现。她说,初一时的一次偶然机会,她借了老师的课本,发现老师课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比她作为学生的还要认真。自此后,她就立志要学好英语。中考前,她还跟老师定下分数目标,结果不负所望。

今年是三水区华侨中学建校40周年,她还特别感谢一直带教的全体老师,因为“他们是我备考最坚实的后盾。”

1

胡俊轩:超常发挥的黑马选手

“没想到自己这么高分,比模拟考分数高出了接近20分,是超常发挥!”谈及中考分数,胡俊轩难掩兴奋。

胡俊轩。 受访者 供图

胡俊轩说,班里平日学习氛围浓厚,备考时最难忘的,是课室傍晚夕阳穿过走廊,在课桌上投下长长影子。晚上,他所在的班级永远是最后一个熄灯的,晚修结束后,大半同学还争分夺秒伏在案前刷题。

胡俊轩的中考数学比估分高出10多分,他说,这正有赖于平日数学老师严格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压轴题开展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做题感觉。他还记得有一次,他在月考中解出最后一道大题,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笑着为他鼓掌,这种成就感让他至今难忘。暑假,他还计划为亲戚初二的孩子补习数学。

历史学科的学习则见证了他从弱到强的蜕变。他说,初三一开始,他的历史只有七八十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每日利用零碎时间背诵知识点,日复一日的努力之下,到了下学期,他的分数已经稳定在理想的范围里。

稳定的心态是胡俊轩的逆袭法宝。“无论试题难易,都是考完一科忘一科,每一科考试都以平常心看待。”

1

骆瀚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把学习苦难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骆瀚宇初中学习所得出的最重要体会。

骆瀚宇。 受访者 供图

在他看来,初中基础学科中蕴含着各种有趣的知识,要善于寻找兴趣点驱动学习。比如,他在初三刚开学时,曾经有过历史不合格。铁心追赶的他,尝试在网络上搜索课本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在趣味中培育自身学科素养,到了下学期的模拟考,他的历史科成绩已经稳定在理想水平。

针对初中阶段的化学和物理,他则认为这是“理科中的文科”,知识点不多、题型变化不大,所以还是很好把握,关键是带着兴趣去主动总结不同题型的套路。“网络上总把初中学习说的太难,我认为不要把学习苦难化。”

不过对于今年中考,骆瀚宇却遗憾数学的成绩未能发挥得更好,总结原因是“心态还不够稳”,不过他也补充“中考只是一个阶段性成绩。”日常里,他非常喜欢刷一位马拉松博主的视频,这也正是马拉松运动传递出的正能量:如果把人生比作长跑,“中考的接力棒已传递到下一届手中。”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学校供图

二维码 受访者 供图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