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与阳东区在阳东教师发展中心召开“双百行动”教育帮扶交流会。
该专题交流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开展,组织阳东一中教育集团、华师附属阳东小学集团等8个单位分享课程实施方案,并开展阳东区“十五五”教育规划编制工作。
广二师召开“双百行动”教育帮扶交流会。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广二师教师教育学院推动全区45所学校100%提交“一校一策”课程方案,并选择32所种子学校启动典型案例凝练,初步构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共同体-集团-高校”校地生态。
在帮扶过程中,广二师教师教育学院运用了哪些机制?教师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建立了“高校(教师教育学院)—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学校(8个集团/共同体)”联动机制,通过专项工作群实行“项目化清单管理”。例如,课程改革领域组成12人专家组,分片包干指导种子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汇总各校课程方案并建立台账,确保“一校一策”落地。教师教育学院还开展了特殊群体成长帮扶,通过全面摸排学困生、留守儿童底数,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建立心理辅导与科学评价机制,形成常态化帮扶路径。
广二师教师教育学院有哪些创新做法?建立线上相融合的帮扶工作路径,在线上实现规模化的指导,辐射全体帮扶校。如国家课程辅导会辐射超过500人次,为帮扶校教师带来国家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案例。除此之外,还深入线下开展帮扶,开展“成长微帮扶”等活动,同时结合学生“三下乡”、实习开展入校帮扶。
依托“‘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广二师教师教育学院组织两支队伍于7月13日-7月18日深入东城学校和笏朝小学,开展“成长微帮扶”暑期公益课堂。课程以“信息技术启蒙”与“非遗技艺传承”为主线,融入心理教育支持。东城学校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初探”等课程点燃科技兴趣,笏朝小学则开设漆艺、剪纸等非遗手工。
广二师教师教育学院开展“成长微帮扶”暑期公益课堂。受访者供图
“我们不仅希望传递知识,更希望播撒梦想的种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付道明表示,校地深度合作将凝炼国家课程案例,探索阳东帮扶新模式。
南方+记者 黄子欣
通讯员 朱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