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内,阳光透过窗纱,护士长梁雪芬紧紧握住42岁胸腺恶性肿瘤患者杨女士的手。“人生就是坚持的过程,加油加油!”当天,由汕头市中心医院发起的汕头市爱心医疗慈善会,将满载全院医护人员爱心与祝福的慰问金送到杨女士丈夫手里。
“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们说!”此刻医护们的暖心叮嘱与一年多来的贴心守护,让饱受风霜的杨女士红了眼眶。
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杨女士一家。
战火纷飞年代,汕头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冒死从枪口下救出陈赓大将;抗美援朝时,他们又毅然奔赴战场;“八六”海战中,他们为钢铁战士麦贤得筑起生命防线……百年栉风沐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这家医院不变的底色。新时代,这家医院将文明创建与医院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夯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暖心守护百姓生命安全与健康。
党建引领
厚植文明之根
鲜红党旗飘扬,文明新风暖抚。
汕头市中心医院党委、各党支部,将1000多名党员凝聚成攻坚克难的先锋力量。该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围绕“思想建党文化建院”新思路,持续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和物质保障。
据介绍,该院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龙头带动作用、中层干部专题培训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支部“三会一课”的基础保障作用,筑牢理论学习根基,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干事创业本领。探索建立起“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机制,通过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示范,形成全员参与的创建格局,由党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党建查房,对各科室、各支部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把解决问题和提升服务作为党建查房的出发点。
该院常态化推动公立医院“四有工程”建设,创建了47个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形成“医心向党学思行,医路仁心守健康”党建品牌矩阵,获评汕头市基层党建示范标兵。组织编撰《汕头市中心医院建院百年史略(1922—2022)》,开展百年图片影像展,举办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策划拍摄党员教育片《仁心守护 健康“童”行——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明祥》……这家医院正不断丰富精神内涵,拓展文化载体,把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精进不辍
赓续为民初心
在无影灯下坚守,于生死场中奔赴。
“我院不断攀登技术高峰,锻造核心硬实力!”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谢林浩介绍,该院加速推进肿瘤分子分型、基因检测、液体活检等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普及,目前已成熟开展涵盖机器人手术治疗、腔镜、内镜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放疗等多元的肿瘤治疗手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今年,该院肿瘤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实现汕头市属公立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肿瘤内科心愿墙上,记录着一个个暖心故事。
这只是该院聚焦学科建设,建强医疗高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持续推进“1+5+N”学科建设计划,目前已揽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9个,省级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6个,市级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2个;推进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省内肿瘤医疗分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省内呼吸分中心。
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学科发展、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领域深度合作,引领区域乳腺疾病诊疗、泌尿外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专科、消化病专科、妇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专业迈上新台阶;引进安装国际先进手术机器人,成功开展多个病种多例机器人手术;《破立结合,打造高水平全流程脑血管病专科》入选“2023年广东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秀案例”……不断提升的医疗技术,牢牢守护区域群众的“健康福”。
锐意革新
提升民生福祉
心系百姓所盼,让健康获得感触手可及。
今年4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正式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形式,为失能老人、术后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5月,该院开展免陪照护试点工作,打造一支186名医疗护理员的专业队伍,实现“三提升一降低”——患者满意度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提升、陪护管理水平提升,降低患者负担。该院还致力于推广“互联网+民生”服务模式,成为粤东首家实现线上、自助机、人工窗口多渠道医保支付的公立医院,“开通门诊多渠道医保结算及住院自助办理功能”入选广东省卫健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典型案例。
“互联网+民生”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受访者供图
聚焦区域辐射,该院还与区域5家医疗机构组建起涵盖不同体制、不同属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疗联合体,推动粤东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3470名注册志愿者、4.2万小时服务时长,将健康服务延伸至学校、社区、乡村,一路播撒文明之花的种子,提升群众就医福祉。
■一线实践
多学科会诊开进居民家
7月11日上午,趁着骤雨初歇的间隙,汕头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名专家团队在金平区大华街道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李伯家中。
李伯今年81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缠身,此前还曾发生过轻微脑梗,去年以来腿脚乏力让他感到行动不便。“李伯,最近血压控制怎么样?”“来,我看看之前的检查报告。”“您可注意少抽烟呀!”……刚进门,医生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围绕李伯的复杂病情,一场MDT多学科会诊随之展开。
在李伯家里,一场多学科会诊随即展开。
该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育凯为李伯听诊,内科副主任兼内分泌科主任杨曙晖关心李伯血糖控制情况,肾内科副主任李拱榆翻看过往报告单中肾结石的进展,消化内科主任郭俊雄叮嘱他注意日常饮食……平常一号难求的专家们,此刻坐在一起,从各自专业角度对病情进行分析讨论。
“李伯,过后我们把病情分析送到您家里,您也不用多跑一趟啦!”听到医生们热情的话语,李伯夫妇连声称谢。
当天,汕头市中心医院内科多个党支部还联合开展精细化医疗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在大华街道集成社区义医义诊,普及急救知识,现场开展量血压、测血糖和尿酸等检查服务。据介绍,自2023年7月首次组织多学科义诊走进大华街道以来,汕头市中心医院这支团队已经连续开展健康服务10余场,服务高龄群众两千多人次。
“老人们就医不便,我们就主动来到‘家门口’,让他们省事、省心、安心!”该院风湿免疫科党支部书记王育凯说,他们也在这一场场活动践行党员初心,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文/图: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