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举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前不久,“光峰创智谷”智能制造基地在深圳坪山投入使用,各产线满负荷生产,园区及周边集合了五马峰公园、安居梓和苑保障房、商业街区等配套,将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充分结合,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作为后发城区,坪山用创新的思路培育未来产业、用创新的理念建设未来之城、用创新的思维开创未来生活、用创新的机制实现未来治理,推动城区内涵式发展。
转变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关键一步。
“后发城区的城市建设不能按部就班,要敢于打破发展惯性,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现从‘追赶者’到‘定义者’的质变。”一位长期关注坪山发展的专家表示。
坪山被定位为“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乘势而上、因地制宜提出打造“创新坪山 未来之城”的建设目标。
如今的坪山,已经能看到不少“未来之城”的模样。在坪山街头,无人驾驶车辆时常穿行而过;比亚迪空中云巴在高架上行驶,让城市交通极具立体感;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最新的研发成果正转化成产品……
在城市规划上,坪山同样描绘出了更具特色的想象空间:2024年,坪山中心片区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评审会召开,从6家顶尖设计团队决出一名优胜奖方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链群交互、创制中枢”为核心概念,创新“技术+场景”思维,定义科技核、聚落群、创智谷、疗愈廊、品牌园和烟火街六个独一无二辨识度的跨界协作场景试验场,“同创有远见的坪山未来”。
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坪山变化挺大的。”走进坪山,“六馆一城”文化聚落拔地而起,这里经常被人称作坪山的市民中心,或者深圳东部的市民中心。一旁的坪山中心公园河清柳绿,不少居民在休闲、散步,幸运的话还能偶遇周国平、张国立等文化大咖。
近年来,坪山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坚持规划引领,更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
城市更新,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产、城、人之间的关系。2024年,坪山石井片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荣获全球城市设计领域重要奖项——缪斯设计金奖。这是坪山城区规划连续两年蝉联该国际城市设计奖项。该规划确立“山水连城,公园城市”目标,构建“一环、两轴、五节点”空间结构,打造一座集展览交流、商务商业、文化体验、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交通换乘、智慧社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城区。
投资于人、产城融合深入推进,坪山将加快推进深圳外国语学校坪山学校等学校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000个以上;力争建成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协调推动康宁医院二期、萨米医疗中心二期建设,千人托位数增至5.9个。
转变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前段时间,比亚迪、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多家知名车企在位于坪山的湾区智联试验场开展首发测试。
作为当下最为热点的话题之一,智能网联汽车代表的不仅仅是坪山产业上的升级,作为5G、物联网、北斗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集大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改造升级后的城市道路,通过人、车、路的智能网联,不但为智能网联汽车判断驾驶行为、分析分辨障碍物提供了信息支撑,也推动了城市交通运行精细化管理功能的落地,实现了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坪山充分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加强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共享,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合同网签,实现产业资金政策申报“一件事”全流程网办网签。
城市发展,既要有创新加持,也要有传统浸润。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 数智湾区”分论坛上,演员张国立分享这样一个故事:
2022年,张国立携话剧《断金》首次到坪山演出。在与当地政府交流中,他深切感受到区域文化发展理念的转变。以江岭长守村为例,重修前已经破旧不堪。但坪山没有卖地,而是秉持“修旧如旧”,在尚未明确具体使用规划时采取了保护措施,留住了古韵。恰是这份古韵和政府的包容心、前瞻性,吸引了张国立与龙马社南飞坪山。
如今,江岭长守村化身戏剧谷,围屋前的“守月塘”变身亲子乐园,围屋内的老灶台被改造成网红咖啡厅……古村不再是凝固的“历史标本”,而化作流动的文化现场。
撰文:黄诗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