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源山茗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兴宁黄陂源山茶业,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制茶工艺,以专业学识赋能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实践团队前往源山茶业参观茶园基地,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当地茶树的品种特性、种植管理流程及生态种植模式,涵盖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让学生对茶叶种植环节有了系统认知。
科技助力产业新升级。在制茶车间,实践队观摩了制茶过程中的烘茶与筛茶工序。烘茶环节中使用了先进的烘干设备,工人按标准将鲜叶均匀摊放于烘焙设备内,通过精准控温去除水分,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损耗。此环节直接可以影响茶叶香气与保质期,采用先进的设备严格把控温度区间与时长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随后的筛茶工序里,匠人操作分级筛网,分离不同规格茶叶以保证品质均一,现场演示了筛网选择与操作手法的对应关系。
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与技术人员交流,详细了解了两道工序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标准。
团队以抖音直播为抓手,助力黄陂茶叶品牌建设。直播中,带领观众走进源山茶业制茶车间,直观呈现烘茶、筛茶等工序,展现茶叶的生产过程,借助镜头传递其独特地理优势与历史文化底蕴,让更多人透过屏幕,感知黄陂茶叶的魅力,以青春实践赋能乡村茶叶品牌成长。
此次实践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茶叶从种植到初加工的关键环节,深化了对传统产业技术传承与现代化生产结合的理解。通过近距离接触制茶工艺,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技术知识,更体会到传统技艺中蕴含的严谨态度,为后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研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巫彬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