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战指南”在此!顺德一外优秀考生走心分享

南方+

7月16日,佛山中考放榜之际,作为区属公办品牌学校,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批优秀学子凭借三年的勤勉沉淀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套实用的学习心得。

1

康钰婷:课堂听讲的效率至关重要

谈及学习方法,康钰婷有自己的心得。首先要学思结合,课堂听讲效率至关重要,对于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她都会积极思考并进行口头回答,这不仅避免了走神,也让她扎实掌握了知识。

康钰婷。受访者供图

其次要夯实基础,考前她会有目的地回归课本复习,反复攻克课后习题,以此巩固基础知识点。

再有是查漏补缺。她个人并不热衷于做错题集,但会准备一个本子,将错题反映出的未掌握的知识点总结其中,日常时常翻看,考前则重点巩固。

心态调整方面,她认为成绩有波动是正常现象,每次考试后都会反思答题状态与规范,还会找各科老师分析试卷,明确自身需要加强的地方。

康钰婷由衷感谢母校三年来的培养,是母校为她提供了肆意生长的广阔舞台。初一的经典诗词诵读比赛上,她第一次担任领诵员,这让她变得更加自信;初二的体艺节,她报名多个项目,勇敢挑战自我;初三的即席作文比赛,她有幸代表学校参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作文功底。正是与一外的相知相遇,才有了如今越来越开朗、明媚、优秀的她。

1

王艺涵: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刨根问底

佛山中考放榜,王艺涵是佼佼者。三年时光悄然走向尾声,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不仅传授给她知识,更教会了她如何做人。学校里,专业的老师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活力幽默,有的严谨认真,他们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着“四个学会” 的校训力量。良好的学习氛围、宜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都让她的校园记忆愈发难忘。

王艺涵。受访者供图

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学习中,王艺涵沉淀出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是紧跟老师的步伐。无论是初一入学接触新知,还是初三全力备考,老师们的经验都如同指明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查漏补缺,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刨根问底,才能构建起完备的学习体系,真正有所收获。

二是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既不在自习时分散精力,也不盲目挑灯夜读,她深知健康的身心才是一切的根本。

三是学会总结错题。平时会将各科试卷资料整理妥当,便于临考前高效复习;把容易遗漏、出错的知识点和老师的提醒用醒目的笔标注出来,考前翻看几眼,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

彭科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

今年中考,彭科星凭借扎实的学识与稳定的发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回望在一外度过的似水年华,彭科星的记忆里,是同学们昂扬向上的姿态,是老师们兢兢业业的耕耘。回首三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总结出三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文科类记忆时善用思维导图;坚持用错题本持续积累错题;初三下学期通过刷题筛出知识漏洞,再逐一击破。

彭科星。受访者供图

在彭科星心中,一外是如家园般温暖的港湾,不仅赋予她遨游学海的能力,更给予她前进的动力,让她在成长路上踏出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彭科星说,在一外,老师们并非一味灌输单一知识,而是身体力行、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会学习乐趣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她庆幸当初选择一外,在这里,她养成了自律的习惯,也快乐地度过了三年宝贵的学习时光。

1

陈俊昊:攻克小目标,学会分散压力

陈俊昊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些实在的学习心得。他说,三年来踩过不少坑,也攒了些有用的经验。

陈俊昊。受访者供图

初一在老师提醒下,他养成“日清周结”的习惯:每天晚修花十分钟,把没吃透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有空就弄懂。这习惯很管用,初二学物理时,班里不少同学被受力分析难住,陈俊昊靠笔记本上的方法和例题,做题顺手多了。

陈俊昊觉得不用熬夜刷题,否则上课打瞌睡得不偿失。后来他上课紧跟老师思路,老师写板书时就快速记笔记,做作业时仔细回想知识点,反而事半功倍。

“错题不用特意做错题本,在导学案或练习上用红笔圈出错误和涉及的知识点就行,不用列详细解题过程,弄懂一类题的关键,考前重点突破,效率更高。” 陈俊昊说。

初二下学期,陈俊昊两次考得不好,听了班主任的话,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比如这周练会三种数学题型,攻克一个小目标就打勾。压力分散后,学习路上满是完成任务的小惊喜。

陈俊昊说,方法再多,适合自己的才最好,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这三年,好好加油,不留遗憾。

采写:南方+记者 蒋晓敏

无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