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坭陂镇:“科技赋能+品种优选”,早稻丰收新突破

南方+

7月14日,天河区驻兴宁市坭陂镇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联合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科技特派员郭天麒博士带领的“稻兴兴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坭陂镇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测产工作,以科技创新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百千万工程”粮食增产注入强劲动能。

眼下正值早稻收获季节,在坜陂中学旁的嘉舜种养专业合作社优质丝苗米种植基地,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简称“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工作队正在田间地头开展早稻测产工作。

据了解,这片占地40亩的优质丝苗米种植基地所种植的低糖大米品种是由科技特派员团队引进,嘉舜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目前已喜获丰收。郭天麒博士现场展示了优选的低糖大米,他介绍:“该品种的谷物饱满程度比普通品种饱满一些,经专业检测,符合低GI食品认证标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去年以来,科技特派员团队立足坭陂镇种粮大户的实际需求,引进“19香”“南晶香占”“华航香银针”等优质丝苗米品种,通过推广科学的水肥管理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水稻结实率明显提高,穗粒数普遍增加。以种粮大户陈先生为代表的农户,不仅切身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增产红利,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精准把控每个生产环节,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项目实施后亩均产量达1200多斤,种粮收益增长近十万元。

此外,工作队与科技特派员团队还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在嘉舜种养专业合作社大米加工车间,多级烘干设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确保稻谷从收割到烘干的全流程质量控制。同时,工作队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成当地农业企业与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其市场渠道与品牌运营经验,加速“坭陂特色丝苗米”品牌培育。

据悉,去年以来工作队通过与天河区后方单位紧密联动,建立天河区与坭陂镇双向赋能协同机制,依托“我在坭陂有亩田”项目带动消费帮扶近200万元。接下来,工作队将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持续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助力农户持续增收,推动坭陂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天河区驻兴宁市坭陂镇帮扶工作队

编辑 叶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