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从英德市望埠镇获悉,近年来该镇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耕文明沃土,培育时代新风,通过志愿服务聚合力、文化惠民润人心等有力举措,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精神动能,让文明新风成为驱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筑牢精神阵地
阵地是凝聚民心的“强磁场”,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重要载体。望埠镇以阵地建设为抓手,让文明理念有处可依、有地可传。
2024年,同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成升级改造,整合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资源,打造出集理论宣讲(聚焦乡村振兴政策)、科普教育、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结合该村特色产业打造的“风貌带”,串联起当地“三大产业”,既擦亮了人居环境“面子”,又夯实了产业发展“里子”。英石文化广场则成为展示地方特色的“窗口”——广场内的英石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展板讲述英石的开采历史、雕刻技艺传承及历代文人与英石的渊源故事;搭配精心打造的英石景观,让参观者直观感受“皱、瘦、漏、透”的独特美学,既传播文明,更彰显乡村文化自信。
同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成升级改造。望埠镇供图
今年,望埠镇将持续推进阵地升级,计划改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龙头山社区、下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和政策宣讲平台,为“百千万工程”筑牢精神基石。
破除陈规陋习
移风易俗是“百千万工程”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举措。望埠镇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导,让文明新风为“百千万工程”助力增效。线上,该镇利用媒体平台发布移风易俗内容,组织乡村新闻官拍摄相关视频传播文明理念。线下,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入户宣传,利用农村大喇叭、文化墙、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新风尚。如黄田村举办“村规民约要牢记 文明规范齐遵守”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员用乡音俗语为村民讲解村规民约,并着重强调“共建文明乡村,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共同努力”,朴实话语直抵人心,既通俗易懂又令人印象深刻,让“共建共享”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村民心中。
望埠镇还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作用,宣传落实村规民约,2024年以来,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殡葬”“文明祭扫”等移风易俗教育活动80余场,并组织乡村新闻官拍摄移风易俗相关视频5次,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深耕文化沃野
望埠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所十六站”为依托,将文化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让文化惠民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
该镇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如春节舞狮、元宵灯谜、年货街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赋能助力“百千万工程”文艺汇演等系列特色活动,这些活动既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凝聚了发展共识。其中,莲塘村每年举办的“感恩孝敬70岁长者周年庆典活动”尤为典型,该活动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活动始终秉持“敬老爱老、感恩回馈”的宗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为长者送去温暖与祝福。
望埠镇莲塘村开展孝敬长者活动。望埠镇供图
此外,望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月至少开展8场主题活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至少开展4场活动。2024年以来,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800余场,覆盖3万余人次。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浸润望埠镇的每一寸土地。下一步,望埠镇将持续以文明建设赋能“百千万工程”,让阵地成为发展“加油站”、新风成为治理“助推器”、文化成为振兴“加速器”。
南方+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赖小丽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