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候多变,警惕“机票退改签”诈骗

广东警讯
+订阅

“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这是大学生徐同学送给广州越秀农林派出所锦旗上的话语,饱含着她对民警帮其全额追回被骗资金的深深谢意。

徐同学送给广州越秀农林派出所锦旗。

徐同学送给广州越秀农林派出所锦旗。

事情的起因,要从一个多月前徐同学遭遇“机票退改签”诈骗说起。

5月29日下午,徐同学在宿舍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她第二天从广州飞往南京的航班停飞,不仅可以免费改签,还能领取一份延误险。

这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了原本的行程。徐同学一心想着尽快处理好机票,早点回家,便没多想,按照对方的指引使用手机一步步操作起来。她先后打开陌生链接网页、下载APP,提高银行卡的转账限额,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很快,她发现银行卡被转走了49980元。徐同学第一时间报警,越秀公安迅速开展工作。

经调查,诈骗资金被用于购买某网购平台实体卡,而实体卡刚刚被寄出。事不宜迟,民警马上联系快递公司和网购平台,并在市、区反诈中心的协助下开展拦截,在多方努力下,寄出的卡片成功退回网购平台。几天后,徐同学被骗的全部资金,被原路返还到银行卡。

农林派出所民警表示,此类诈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非法获取旅客个人信息。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旅客包括航班号、姓名、手机号等详细信息。

二是冒充身份。骗子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声称航班出现延误、取消或改签等情况。

三是提供补偿。骗子主动提出给予受害人一定的赔偿或补偿,赠送延误险等,诱导受害人进入下一步操作。

四是诱导操作。骗子以验证账户信息、理赔通道畅通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打开网址,下载视频会议类App或共享屏幕,从而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再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如验证账户安全、解冻卡、刷流水等,最终转走受害人的资金。

那么普通群众该如何识别呢?民警表示,首先要看清来电号码和信息来源,航空公司或在线票务服务平台通常只会通过其官方电话联系旅客,警惕“00”“+”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不要随意点击短信或电话中提供的陌生链接,更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

同时警惕赔偿诱惑,当所谓的“工作人员”主动告知旅客会有补偿款项,并需要下载指定的软件或进行复杂操作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判断,这类情况往往是骗局的开始。如遇到索要费用、要求转账刷流水等情况时,请务必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接到机票退改签的来电或短信,请务必验证来电者的身份,可以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访问官方网站进行核实。

不要向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机票退款流程不会要求提供个人支付账户信息,请勿透露银行卡号、支付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电话、短信,请务必提高警惕,谨慎接听。如发现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南方+记者 汪棹桴

编辑 朱丹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