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中山火炬高新区的会议室里,热度更高。10家银行的临时金融服务台前挤满40余家农企代表,企业咨询、银行解答、资料翻阅声交织一片——一场为中山农企量身定制的政银企对接会正火热进行。在广东奋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之年,中山市正以金融之笔,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现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生动细节。
这场由中山市银行业协会牵头,十家银行联合主办的活动,是中山深入落实广东省委“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和中山市委强镇兴村富民部署的务实之举,更是冲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金融赋能实践。
对接活动现场。
产品创新直击产业痛点
“截至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93亿元,涉农贷款776亿元,但融资结构性难题依然突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明亮在活动致辞中直指问题核心,他援引近日中山市委主要领导走访调研企业时的指示,强调要“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践行“四下基层”,真正破除银企信息壁垒。
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中山市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火炬高新区科创发展和投资促进局的共同指导下,本次对接会展现出强大的政策协同效应。活动现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山农商行、农发行、南粤银行、小榄村镇银行十家金融机构组成强大服务矩阵。
中山市银行业协会会长、工商银行中山分行行长陈景新现场解读了《中山市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地路径,各银行均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专项工作组,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领域深度倾斜。
银行代表面对面回答企业问题。
服务矩阵前,金融机构亮出的“工具箱”令人耳目一新。中山农商银行行长李旭升介绍,近年来中山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初心,全力支持本土农业发展,目前涉农贷款余额超35亿元,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覆盖率近40%;此外,针对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创新推出了“花木种植贷”“脆肉鲩养殖贷”“生鱼养殖贷”等特色产品,按照种养殖规模和成本核定贷款额度,解决了农户押品不足的问题。
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副行长李令言则翻开产品手册,为农业龙头企业现场展示量身定制的方案。据悉,工商银行中山分行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通过专班联动、产品创新、政策协同,为小微客户及农企提供“信用、订单、抵押”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方案,截至6月末,该行小微客户贷款净增超17亿元,涉农贷款净增近15亿元。
农业银行中山分行总经理盖圣辉现场交出的成绩单也颇为亮眼:普惠贷款余额近2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27亿元;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超25400万元,比年初增加近17000万元,其行业定制方案有效破解了农企轻资产融资瓶颈,以扎实举措为地方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金融活水激活发展动能
“融资响应速度超预期,利率还较常规低。”广屯丰米业高级经理梁国煜在对接区向邮储银行中山分行客户经理介绍企业新近投产的智能化生产线。近年来广屯丰米业响应各级号召扩大生产提升产能,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高效服务、直接沟通在会场形成连锁反应:港口镇港南水产养殖场负责人黄锦华坦言,养殖场能稳健运营,全靠银行持续提供流动性支持;广东菜丁供应链副总黄华娇期待与交通银行中山分行等开展更多合作:“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需要冷链物流的金融支持。”
银行和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
在银企自由对接区,政银企三方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有银行针对农业产业园推出“土地整治+产业导入”综合融资方案;有银行则为老字号腊味企业量身定制技改专项融资,推动传统工艺现代化升级;面对部分农业企业的智能化升级需求,数家银行现场组建服务专班。“政银企的现场对接,沟通效率非常高!”业冠食品总经理苏继业感慨,此前银行提供的无还本续贷产品,让他能心无旁骛专注企业的生产经营。
当对接会落下帷幕,更长效的机制正在建立。与会农企现场填写的《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调查表》已形成首批需求清单,中山市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建立定期反馈跟踪机制。这场务实高效的对接,不仅促成一批合作意向,更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山正汇聚金融活水,以精准滴灌之姿,润泽“百千万工程”下的乡村产业沃土,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注入强劲动能。
撰文/摄影:伍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