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养生“夏”功夫,越秀夏季学堂健康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南方+

中医名家齐支招,教你如何健康度夏;“体育+中医”有机结合,让健康“动”起来……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夏季中医养生知识,7月15日,由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卫生健康局主办的“中医养生迎盛夏 护航健康启新章”——2025年越秀中医四季学堂之夏季学堂活动在五仙观紫烟阁开展。

越秀区通过文明实践“巧搭台”,聚焦夏季养生智慧,邀请知名医疗机构专家坐镇,让中医宣讲“活”起来、资源整合“强”起来、服务模式“延”起来,营造健康服务“强磁场”,为市民送上中医养生“大礼包”,打造一场“可听可学可练可问”的沉浸式养生体验。

聚焦夏季养生智慧,打造沉浸式养生体验

俗话说:夏季养生,既要注意保护阳气,也要静心养阴。越秀区中医医院肺病科主治中医师吕窈从三伏天的特点、养肺核心原则、增强免疫力策略等角度,解析夏季养生的中医原理。“最近来医院贴三伏贴的市民有很多,大家知道这背后蕴藏的‘冬病夏治’养生智慧吗?”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副主任医师陈玲也来到现场,为群众解析“趁热打‘贴’”的健康密码。陈玲详解贴敷时令选择与术后护理要点,并现场示范标准穴位定位及贴敷操作技法。“医生的讲解非常实用,我也要去贴三伏贴,抓住这个‘冬病夏治’的好时机!”现场市民表示,中医讲座兼具科普性与指导性,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干货满满的健康知识。

“居民‘点’健康需求,专家‘送’养生服务,我们希望利用中医学堂这一载体,让中医智慧飞入寻常百姓家。”越秀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将中医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的实操技能,活动融合讲座、互动教学、现场演示、义诊等多种形式,旨在提供“一站式”沉浸式养生体验。

“体育+中医”有机结合,文明实践“动”出健康

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到来,激发全民健身的热情,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管治疗师廖迪带来了一套舒筋健腰操,从学会呼吸到脊柱拉伸、骨盆训练,居民群众跟随教学“动”出健康。广州市正骨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李中万则以互动的形式,讲解髋关节环绕、仰卧抱膝滚动、臀桥等锻炼方法。不管是久坐人群、腰痛患者,还是运动爱好者,都能从这个“中医锦囊”中找到预防损伤、守护健康的方法,畅享运动乐趣。

“在全运会即将到来之际,越秀区通过整合优质中医资源,创新性地将中医传统文化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满足广大市民健康养生需要,营造全民运动的氛围,这是我们对‘体育+中医’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文明实践“巧搭台”,架起健康服务“连心桥”

“今天的夏季学堂活动不仅有专业的理论宣讲,还有实用的锻炼方法,更有中医义诊、咨询,我知道了夏季该如何养生,回到家也会和家人分享健康知识。”居民陈阿姨说道。

这场深入社区、惠及百姓的中医养生体验,是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巧”筑平台、“精”织网络、“实”连民心的生动注脚。越秀区精准锚定群众在盛夏时节与全运背景下的健康需求,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这一载体搭建平台,对接优质医疗机构、组织居民群众参与,让服务真正“沉下去、扎下根”。名医专家来到居民身边,健康知识变成了居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巧,群众能在家门口获得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我们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好台、铺好路、连好线,努力让中医健康服务的‘源头活水’,浇灌出更加健康、文明的幸福生活。” 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越秀区将持续深入打造‘越秀中医四季学堂’活动品牌,搭起健康‘连心桥’,以更多元化、更接地气、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传播运动健康养生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采写:南方+记者 马艺天

摄影:南方+记者 梁文祥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