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这份经济半年报传递了三个信号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5.3%——中国经济半年报揭晓。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超66万亿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迎难而上、稳中向好”,是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总体评价。上半年,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国际经贸斗争等内外挑战,以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我国交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九图速览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通过拆解数据指标,透过这份经济半年报,我们能看到数据背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脉络,以及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有三个新的积极信号值得关注。

00:54

专家:中国经济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信号一

扩内需见效力,消费成为主驱动力

经济活不活跃,首先看消费。这是普通大众在“用脚投票”,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

消费增速逐季提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占比,是观察消费升级的核心指标。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5.1%),且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

高铁飞机一票难求,各大景区人头攒动,这是上半年节假日给我们带来的直观感受。数据显示,外出人数创新高,假日消费带动明显。此外,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绿色消费,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层出不穷,消费潜力正不断释放。

5月5日,旅客在天津西站候车。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4月29日至5月4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0.5%。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5月5日,旅客在天津西站候车。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4月29日至5月4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0.5%。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在投资增速出现波动之际,消费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上半年“三驾马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政策的撬动,市场的配合,形成拉动消费增长的合力。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可以预见,在我国强调国内大循环的政策背景下,在一段时期内,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工作的主线。

信号二

抗风险显韧性,外贸确定优势刚性

关税战、贸易战,把全球经贸搅成一团乱麻。作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0000亿元,增长7.2%;进口87875亿元,下降2.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7%。

很显然,上半年我国外贸形势发生了较大转变:顶着外部巨大压力下,出口依然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但是进口出现下降,除了受关税战干扰、石油价格下跌等影响,国产替代进一步加强。

这是在江苏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拍摄的等待装船的集装箱(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杨素平摄)

这是在江苏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拍摄的等待装船的集装箱(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杨素平摄)

经济领域知名博主陈经认为,上半年顺差5860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这确立了我们制造业优势的刚性,“这是世界经济的支柱,很多国家靠中国商品维持经济运行”。

外部风险的凸显,也倒逼中国加快出口多元化的步伐。盛来运表示,我们实行多元化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

信号三

防内卷在升级,物价有望温和回升

价格指数,是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信号。这既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牵涉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物价一直低位运行,虽然能控制消费成本,让老百姓受益,但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并不利,价格过低会抑制企业利润增长,最终也会影响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6月物价出现温和回升,有望迎来拐点性变化。6月CPI同比上涨0.1%,这是在连续几个月在-0.1%的情况下首次出现回升;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这说明在扩内需、促价格合理回升措施综合作用下,价格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盛来运指出。

盛来运分析认为,当前价格的低位运行,既与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有关,也与我国发展阶段有关,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传统动能在调整,相关产品价格,比如跟房地产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的价格都在持续调整。同时,新动能在成长,跟新动能成长相关的高科技产品、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价格在往上走。由于新动能成长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调整的压力,所以总体上价格仍在调整,这也是部分行业市场出清的需要。

这是2025年6月17日在北京经开区的机器人大世界拍摄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演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这是2025年6月17日在北京经开区的机器人大世界拍摄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演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强防内卷工作,相关行业加强自律,部分行业产能有望加速调整,将对价格回升产生支撑作用。盛来运认为,中央有关会议要求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这也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近期,光伏、水泥、汽车行业协会分别采取了自律行动,会对相关领域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站在半年盘点的节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只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咬定青松不放松,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定能笑对风雨、砥砺前行。

采写:南方+记者 黄应来

策划:张哲 魏伯航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