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逆向治疗“前后夹击”攻克高危疑难

南方+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一直被视为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近年来,逆向治疗技术的兴起,为众多CTO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心血管团队在主任医师杨德光的带领下将此技术成熟应用到日常冠心病介入工作中,使患者避免外科开胸搭桥的风险,提升河源解决此类高危疑难冠心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患者王先生,因活动后胸闷不适至本地医院就诊,行冠脉CTA提示多支血管狭窄病变,建议患者至广州行冠脉外科搭桥术。一想到要外科开胸,患者强烈拒绝,并带着相关资料来到暨大五院门诊就诊,杨德光看过资料后安排患者入院行冠脉造影进一步确认冠脉病变情况,发现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远比冠脉CTA的结果严重得多,其中冠脉左前降支开口后即完全闭塞,其他血管均狭窄超过95%。

面对如此危重复杂冠心病患者,且患者及家属抗拒外科搭桥手术,心血管团队在讨论后决定先试行冠脉介入治疗,如失败只能选择外科搭桥术。介入手术需要先解决右冠状动脉近段的严重狭窄,再由刚建立的右冠状动脉送导丝小心试探过左右冠脉之间链接的微小侧支血管到左边前降支闭塞远端,然后“逆行”至闭塞的病变内前进,左边前降支导丝也要“前向”前进,利用“前后夹击”及一系列技术,终于开通闭塞的血管并成功植入支架,前后用时1小时左右,手术过程中患者未诉胸闷及胸痛等,心率血压平稳。

逆向导丝通过侧枝建立轨道。

前向支架植入。

什么是冠状动脉CTO病变?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血的重要血管,当冠状动脉某一段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堆积、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血管完全堵塞,且堵塞时间超过3个月时,就形成了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据统计,我国冠心病患者中,约1/3存在CTO病变。由于血管完全堵塞,心脏长期缺血,患者会出现反复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传统治疗的困境

针对冠状动脉CTO病变,传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正向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正向介入治疗是从堵塞血管的近端(靠近心脏的一端)尝试用导丝穿过堵塞部位,但CTO病变处血管纤维化、钙化严重,导丝极易穿出血管外或进入血管内膜下,导致手术失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则需要开胸,创伤大、恢复时间长,部分患者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耐受。因此,传统治疗方法存在成功率有限、风险高的问题。

逆向治疗另辟蹊径

逆向治疗打破了传统正向治疗的思路,采用“迂回战术”。医生从患者其他与病变血管存在侧支循环的血管(如冠状动脉的分支血管)入手,将导丝通过侧支血管,从堵塞血管的远端(远离心脏的一端)逆向进入病变部位,再与正向导丝配合,打通堵塞血管,植入支架,恢复心脏血供。

该技术可以绕过病变最坚硬、最难通过的部位,使原本无法开通的血管有了更高的开通率,整体手术成功率可提升至80%以上。同时,减少正向导丝穿破血管引发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对血管的损伤更小,尤其适合高龄、合并症多、血管钙化严重的患者。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相比,逆向治疗属于介入微创手术,无需开胸,仅通过手腕或大腿根部的微小创口操作,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哪些患者适合逆向治疗?

1.经过评估,正向介入治疗失败或预估成功率较低的CTO患者;

2.因身体条件无法耐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

3.有强烈保肢意愿、希望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患者。

暨大五院冠心病专病中心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深河人民医院)首批开诊的集临床、教学、科研和康复为一体的高起点临床专科之一,以为市民提供便捷可及的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疗服务为己任,致力于打造本区域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疾病抢救中心,是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点,并与暨南大学共同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专科团队: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护)师2人,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临床特聘专家2名。此外,科室还拥有科研双聘教授2名和专职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

专科构成:含心血管专科及专病门诊、普通病房、心脏监护病房(CCU)、心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室等。普通病房设在住院部9楼,CCU设在住院部3楼,已开放床位110张,(含CCU 16张)。医技楼2楼设心血管诊疗中心门诊,含心血管内科/外科门诊、心功能评估和康复室等。

高精设备:已经开放现代化介入导管室2间。配备有飞利浦和GE DSA造影机2台、多导电生理及射频消融仪、冠脉内旋磨仪、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成像(OCT)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FFR)等先进设备。

特色诊疗: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查(含IVUS、OCT和FFR测定);IVUS指导下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包括斑块旋磨)、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植入、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房颤的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腔静脉滤器植入和回收、深静脉取栓术、大隐静脉曲张的射频消融治疗等。

撰文:郭雨欢 丘伊彤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