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龙塘镇通过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将辖区16个村(居)精细划分为97个网格单元,构建起“全域覆盖、责任明确”的监管体系。该镇以整治“散乱污”场所为突破口,采取“科技赋能+网格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通过强化“网格管理队伍+数字化信息员”队伍建设,实施“排查—阻断—疏导—监管—治理”的全链条整治措施。
近日,清城区龙塘镇陂坑片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于某村小组山边隐蔽区域发现一处疑似“散乱污”场所。经现场核查,该场所简易棚下堆放大量废旧塑料,现场有生产加工的痕迹。
拆除“散乱污”场所。龙塘镇供图
发现情况后,网格员立即依据《龙塘镇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应急处置程序,拍照取证并上报镇网格指挥中心。接报后,指挥中心迅速组织镇环保组及陂坑村委会展开调查。经查实,该场所从事废旧塑料破碎加工、未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审批手续、未配备任何污染治理设施,对周边环境构成安全隐患。
现场对水体进行取样检测。 黄玉熹 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规,镇相关部门依法对该场所采取“两断三清”措施(断水、断电、清原料、清产品、清设备),拆除生产设备及违规搭建棚房。据统计,本次整治行动共拆除违建面积约800平方米,整治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有效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
“散乱污”场所具有隐蔽性强、易反弹的特点,一直是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而网格化治理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抓手。近年来,龙塘镇通过结合“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机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网格员常态化、地毯式排查,有效填补了监管盲区,让隐蔽的“散乱污”场所无所遁形。
接下来,龙塘镇将继续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组织网格员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同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构建“网格员+部门+群众”的联防联控体系,切实筑牢生态环境防护网,持续提升辖区生态环境质量。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黄小军 唐小雅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