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壮锦如何活化?仲恺学子深调研献良策

南方+

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创作动画IP,撰写调研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日前深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社会实践,就壮锦非遗活化建言献策。

突击队队员走进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实地走访调研,与壮锦非遗传承人冀麒宇进行面对面交流;与合作社员工、当地村民、政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随后,突击队用调研成果动画文创作品、视频、调研报告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社等进行座谈交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走进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走访调研。黄婕 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走进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走访调研。黄婕 摄

突击队制作的《锦锦秀秀带你参观壮锦》《数字赋能·探秘壮锦》等作品,以视频形式记录下连山的秀丽风景与团队工作的实况;以壮锦经典纹样为原型创作的动画IP和动画片,以及根据当地“七月初七”戏水节活动需求创作的系列文创产品和志愿者服装款式,引起了参会代表的肯定。

队员张梓涛介绍,他所在的调研小组,撰写了《红色引擎织锦绣——党建引领连山福堂镇壮瑶非遗产业链发展调研》,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福堂镇壮瑶非遗产业链为对象,先后走访了福堂本地村民、壮锦非遗传承人、核心手艺人、企业员工、消费者、政府人员、游客等123名对象,围绕党建作用发挥、产业发展瓶颈及市场需求与建议三方面内容开展调研。

“数据分析显示,当前非遗产业面临传承人断层,手工生产产能受限,产品创新活力不足,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党建引领作用需进一步提高等短板。”张梓涛认为,福堂的壮锦非遗产业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攻克技术难关,推动技术革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鼓励党员与青年带头参与创业传承,深化“非遗+文旅”融合模式。

冀麒宇从动画效果技术、文化元素呈现、增加旁白叙事等方面为作品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由校易班发展中心的15名师生组成,队伍学生擅长网络内容生产、文创产品设计、动漫制作、影视拍摄等多方面工作。队伍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易班发展中心、全国易班求职辅导课程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易班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多项省级以上奖项。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黄婕 尹彩霞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