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债贷联动激活重点项目融资活力

南方+

今年以来,汕尾市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以债贷联动为突破口破解重点项目融资难题,创新“234”工作法,通过强化联动、聚焦任务、夯实保障,为项目融资铺设“快车道”,成效逐步显现。

“234”工作法中,“2”代表强化内外联动。在这一板块,汕尾市县两级成立“一把手”牵头的债贷联动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内外协同的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专题研究金融工作,对债贷联动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对外争取资源上,市领导带队拜访省委金融办、粤财集团及3家政策性银行省级分行,积极争取金融资源倾斜。对内则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项目台账,常态化调度指导各地谋划项目。

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谋划申报项目58个,总投资约426.73亿元。其中11个项目获银行授信44.94亿元,已放款10.70亿元;26个项目推进中,涉及融资约123亿元;21个谋划项目预估融资超102亿元。

“3”意味着聚焦三大任务,汕尾市果断打破“等靠要”传统思维,着力提升项目可融性、机制实效与县域国企融资能力。

在提升项目可融性上,邀请政策性银行提前介入指导,从可行性分析、商业价值挖掘等方面优化项目。今年新谋划申报债贷联动项目29个,总投资约215亿元,占全市总量一半。

机制实效方面,依托协调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推动项目对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补改投”资金及专项债,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通过“每月调度、通报、评估”动态调整项目推进节奏。

县域国企融资能力提升上,邀请广发证券、粤财控股等指导发债,协调政策性银行省级分行实地指导,选派金融骨干到市县国企挂职,助力盘活存量资产。

“4”则是做好四项保障。政策支撑上,出台《2025 年金融重点工作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专项债与信贷协同路径,为基层提供操作指引。要素保障采用“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模式,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对用地用林用海等共性问题实行清单管理、销号推进。

以学促干方面,通过“金融大讲堂”“金融沙龙”等载体,邀请专家解读政策要点,组织政银企会商破解融资难题。上半年已举办培训9场,覆盖市、县、镇干部超500人次。

人才驻点机制上,国开行广东省分行派驻干部到海丰挂职,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团队驻点指导,为项目提供全链条专业服务,如汕尾市城区一项目经农发行实地考察后,实现当天审批放款,效率显著提升。

“234”工作法的深入践行,让汕尾市债贷联动工作形成了从项目谋划到资金落地的完整闭环。这笔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不仅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更激活了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汕尾市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前行注入了持久动能。

南方+记者 彭骏

编辑 张会玲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