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学生暑假做到这几点,远离“开学综合征”

南方+

夏日炎炎,孩子们期待已久的暑假如期而至。然而,不少学生却可能因为学习生活节奏的突然改变,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悠长假期,孩子们要如何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活力?家长们又该怎样维护好亲子关系,实现高质量陪伴?

为了帮助广大儿童青少年度过快乐充实的假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分社、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联合推出“暑期心理调适指南”视频。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为学生和家长准备了心理调适锦囊,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更多>>惠州暑期“必修课”上线,守护你的平安假期

暑期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

主讲人:惠州市第一中学(南湖校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徐璐璐

心理小贴士:

1.规律作息,保持健康生活

放假期间,可以允许自己适当多睡一会。但要注意,尽量保持和上学期间作息一致,避免熬夜。保证健康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并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2.合理规划,注意劳逸结合

在放假之初,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个总体的规划:各科作业如何安排;复习预习计划如何开展;是否有想要提升的技能或是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去哪里旅行等。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每日的安排表:结合学科的特点,交叉安排各科目的学习(比如,将需要记忆的科目安排在早上或晚上);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在一段紧张的学习时间后要安排一些放松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3.上网有度,安全使用网络

假期可以适度使用网络来放松自己的身心,但切记要注意时间的把控。可以提前和父母共同协商制定网络使用的规则,并严格遵守约定。同时,也要注意上网安全,不随意点击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信他人,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不和网友见面。

4.沟通理解,增进亲子感情

假期是和父母相处的珍贵时光,应该趁着假期多帮父母分担家务,多陪伴父母(比如陪妈妈去买菜,陪爸爸去散步等),主动和父母交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增加和父母之间的相互理解。当遇到有分歧的事情时,等到情绪冷静后再沟通,在尊重父母的前提下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策划:袁建群 罗锐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视频:南方+记者 王昌辉

编辑 糜朝霞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