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学遇上人工智能
会擦出怎样的智慧火花?
当“最强大脑”齐聚一堂
又将如何定义未来的科技边界?
7月19日,松山湖即将迎来
一场基础学科与前沿技术
深度融合的思想盛会
第三届松山湖数学论坛
即将重磅来袭
为落实东莞市科技创新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科学发展,由大湾区大学主办的第三届松山湖数学论坛将于7月19日在松山湖校区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以“数造基石 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学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建负责人田刚发起,国际知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大湾区大学讲席教授、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夏志宏牵头举办。
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建负责人田刚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彭实戈,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计算数学领域专家许进超,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计算机科学家郭毅可等将发表重磅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教授姚正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数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劲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丁宏强、王筱平等将出席论坛,参与相关环节的交流与研讨。
国际知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大湾区大学讲席教授、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夏志宏
此外,夏志宏还将与多位院士专家、一线科研学者共聚一堂,开展以“数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路径”为主题的高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作为大湾区大学打造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松山湖数学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数学研究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枢纽。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继首届“遇见数学 预见未来”、第二届“数学赋能,健康同行”之后,第三届论坛将视野投向智能科技,以“数学如何为AI发展注智赋能”为切入点,展示数学基础理论在大模型、算法设计、智能涌现等关键领域的深远作用。
数学作为众多科学之母,正为源头创新注入最核心的理论支撑,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为人工智能注入坚实底座与新兴动能。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当前,松山湖正全面锚定“绿色、智慧、人本、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聚焦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科技创新引领地、杰出人才向往地、精美建设示范地、改革创新先行地“五个地”建设,持续释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双重势能。
松山湖科学城
松山湖全力构建“1+4+1+X”现代产业体系,R&D投入强度达13.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70家,科技成果转化需求迫切、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对“数学+”提出更高要求。
位于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的全国首个全生态数学主题探索馆
本届论坛将以数学为引领,通过汇聚全球智慧、聚焦关键交叉领域,不断夯实区域科技发展的底层能力,进一步助力园区突破算力瓶颈、提升算法能力、优化智能产业生态,服务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同时,松山湖数学论坛的持续举办也将为园区集聚青年才俊、提升科创氛围、夯实基础学科布局提供强大支撑。
此外,7月20日—22日,大湾区大学还将举办“AI与动力系统”专题会议,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基础学科的深度融合,推动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会议将汇聚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AI在动力系统中的前沿应用与理论研究,为基础研究赋能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可能。 从学术高地到产业腹地,从数学引擎到城市跃迁,第三届松山湖数学论坛将继续以基础研究夯实创新根基,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新质生产力示范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底层驱动与智慧支撑。
撰文:张莎 陈启亮
摄影:黄政正 部分由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