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在阳春市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阳春市2025年早造水稻收割工作全面展开。
记者在阳春市合水镇潭震村委会必凼自然村的农田里看到,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黄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系列工序一气呵成。饱满的稻谷被快速收入机舱,随即通过卸粮筒倾倒入一旁等候的运输车中。
“今年天气总体不错,光照充足,雨水也及时,加上管理到位,稻谷长势比去年还好。”正在田边指挥作业的种粮大户、阳春市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百计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在合水、陂面、河西街道等地共种植了2000多亩水稻,由于今年天气适宜,早造水稻的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斤左右。
“用人工要收割很久,现在全部都是机械化,不用那么辛苦。”陈百计向记者介绍,机械化收割水稻节约时间、降低损耗率、保障了谷粒品质,高效的机械化服务也有效缓解了农忙压力。今年有好收成,除了提前预备部署外,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阳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卢源介绍,该局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稳定农民种粮预期。同时,通过积极协调农机具调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等,为夏收粮食颗粒归仓保驾护航。
据了解,2025年阳春市全市共种植早造水稻30.08万亩,同比增长0.35%,预计亩产干谷381公斤,总产量达11.47万吨,同比增长0.35%,截至7月11日19时,全市已收割11.24万亩,占37.4%。
阳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卢源表示:“阳春市各镇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水稻播种、成熟时间略有先后,6月中旬陆续就有农户进行收割,预计下周开始大规模开镰收割,7月底可以收割完毕。”
农业农村部门提醒,广大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晒,确保稻谷品质,实现丰产丰收。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曹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