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侨乡“武”动乡村新气象|粤来粤好百千万

南方+

走进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一条出神入化巷极为吸睛。巷道连接着洪圣始祖馆和京梅村村委会,墙壁上绘有蔡李佛拳的“武功秘籍”。这条文化长廊,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更见证了这个“功夫侨村”的振兴之路。

京梅村出神入化巷一角。

蔡李佛拳诞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陈享融汇蔡福、李友山、陈远护(佛)三家拳法精髓所创,其拳术体系庞大,是广东武术史上传播最广泛的南拳拳种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有“北有太极、南有蔡李佛”之说。2008年,蔡李佛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蔡李佛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忠杰(左)在指导记者。

蔡李佛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忠杰数十年来潜心武学传承,考证历史文献、编撰《蔡李佛技击学》、重编拳谱,将口耳相传的武学智慧系统化。他还致力于推动蔡李佛拳薪火相传,编写《蔡李佛基础教材》供江门市中小学生教学使用,同时将蔡李佛拳引入校园。目前,蔡李佛始祖拳会已与江门市3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展开合作,开设武术课。

蔡李佛拳区级非遗传承人李杰和演示拳法。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京梅村利用传统文化、非遗传承、艺术创造赋予美丽乡村新的内涵。蔡李佛武术文化广场、蔡李佛青少年训练馆、“出神入化巷”、康王庙广场、陈享故居等多处景点进行串联升级,形成独具蔡李佛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

蔡李佛拳已有189年历史,而今已是枝繁叶茂,不仅风行岭南,更遍及亚、欧、美、非、大洋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超1000万弟子,其中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蔡李佛功夫总会或联会。

现场的舞狮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

近年来,京梅村还举办过多项大型活动,包括国际狮王邀请赛、每年农历七月初十的享公诞辰,还有蔡李佛周年庆典等,受到海内外蔡李佛弟子和观众的关注,每年吸引游客来访超20万人次。

对于京梅村来说,蔡李佛文化是沟通中外的一道桥梁,它联结了全球1000万弟子,也将“拥抱世界、礼让天下”的精神传至四海。

蔡李佛以“侨”为“桥”,既向世界展示武术技艺与中华文化,又推动发源地京梅村文旅融合发展,“武”动乡村振兴一池活水。

采写/出镜/脚本:南方+记者 王芳

脚本/编导:南方+记者 毕嘉琪

拍摄:南方+记者 仇敏业 陈文夏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设计:谭唯

统筹:李培

监制:李贺 王海军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