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手术”为何被叫停?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一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的外科手术被紧急按下暂停键。 

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通知称,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LVA最初被用于治疗淋巴水肿,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原主任、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首创将其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2020年9月,谢庆平正式为一位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颈深部LVA手术。

此后数年,LVA手术闯入了阿尔茨海默病家属的视线,逐步成为了医疗界的“网红手术”,直至此番被禁。 

记者了解到,此前曾开展该手术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多个三甲医院机构,已经全面停止。

为何LVA手术会被叫停?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还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吗?

乱象

手术标准、收费标准不统一

“通知来得很突然。”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主任赖文表示,目前该院已停止开展这一项手术。

广州一名高年资神经外科医生李首(化名)对“叫停”一事并不感到意外。他说:“这两年,大小医院一窝蜂上,做得太乱了。”有些县级甚至是民营医院的医生,在短暂培训后就能为患者开展LVA治疗,还存在夸大疗效的情况。

“在三甲医院,一般是副高以上医生向医院申请,经过了医院质量控制中心和伦理委员会后,才能为患者开展手术。”李首说。

不仅是地市级和县级医院开展这一项手术,就算是在三甲医院,来自不同科室——比如骨科、整形外科等——的医生,掌握了技术后也可申请做这项手术,以此吸引病人。

不同的术者做同一个手术,疗效自然有差异。主刀团队的手术水平、对解剖学的理解、技术细节的实施,以及客观上患者不同的基础身体情况等,都可能导致疗效不同。“一些县级医院缺乏高倍数显微镜等专业设备,也没有多学科支撑,手术存在不小风险。”李首说。

开展同一项手术,各地收费标准还不一样。李首说,该手术在公立医院的收费普遍在5万元以下,低的只需一两万元。而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杭州求是医院一台LVA手术和住院的整体费用高达21万元。

总之,当LVA成为“网红手术”后,许多人参与到这一场外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狂欢中。

原因

网传疗效缺乏高级别临床证据

还原LVA手术在互联网上的走红之路,不难发现,根源在于其“神奇疗效”。 

“这些疗效的说法更多来自家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何骁征说,有的家属反馈,LVA手术后的患者交流更有逻辑性,以前可能答非所问,现在能顺着别人的话交流;有些人反馈,以前出门走不远就容易迷路,术后活动范围扩大,能找到回家的路;还有家属说,患者情绪较稳定,睡眠质量有所提升。

但是,医疗界也有声音认为,这些“疗效”可能是麻醉、手术创伤等带来的短期效果。

一项新技术是否有效,不能仅凭患者反馈和家属感受,还要看是否有临床证据。

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已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该技术应用于AD治疗尚缺乏相关临床前研究的直接证据,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卫生经济学证据。

从国家卫健委的通知来看,并未禁止开展LVA相关临床试验。“如果未来国内正式开展相关多中心临床试验,我们会积极参加。”赖文说。

何骁征表示,LVA尚处于试验阶段,无全国统一的操作规范,甚至患者准入门槛、手术具体操作细节、主刀医生所属专业等方面都有差异。“相信下一步职能部门会重新制定管理规范并开放申请,那么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依然有机会开展相关研究,争取尽快用成熟的技术为患者服务。”

突破

靶向药物可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是一种“不治之症”。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而言,LVA的“走红”到“被禁”更像是一场无奈狂欢的落幕。大家关注LVA,本质上是在关注“如何彻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介绍,阿尔茨海默病被认为是由于大脑中Aβ蛋白不断形成、长期累积,在神经细胞外沉积导致脑神经损伤不断加重、损伤范围逐渐扩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如果未加干预,进展到中度、重度,治疗难度加大。

仑卡奈单抗获我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这一消息给治疗患者和家属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刘军介绍,与原有上市药物相比,仑卡奈单抗是首个对因治疗药物,“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患者使用仑卡奈单抗18个月后,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速度减缓了27%,这个结果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有了药物后,费用是另一个难题。目前,仑卡奈单抗定价为2508元/瓶,推荐使用疗程时间为18个月,需花费约20万元。

更让人揪心的现实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率仍然较低,患者一旦有症状,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因此,刘军呼吁公众应更加关注自身的脑健康和记忆力问题。“50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记忆力快速下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评估。”

何骁征说,阿尔茨海默病需要内科、外科、影像科和核医学科等多学科联合治疗,才能给患者提供最佳方案。“对于AD患者来说,不管是手术还是药物治疗,所有的疗效都与家人的陪护密切相关。

南方+记者 黄锦辉 钟哲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