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党建+”引擎驱动,绘就创造教育新画卷|松湖堡垒先锋

南方+

在松山湖实验中学的“思政第一课”课堂之上,校长以科学家的故事启迪学生,用思政引领点亮科技创新梦想;项目之中,党员教师带领学生用编程为校园设计智慧照明系统,把创意落到日常生活场景;赛事背后,党员教师悉心陪练,带学生把课堂所学变成赛场实战技能……

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支部成立于建校初期,2018年正式升格为党总支,设有3个支部,现有党员89名。在党建引领下,松山湖实验中学的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成长,实践更扎根教学日常,塑造出松山湖实验中学鲜明而深厚的育人底色。

近年来,学校党总支从课程思政、队伍建设、协同机制三方面,着力推进“党建+学科”的深度融合,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不断探索更有温度、更见实效的育人方式,潜移默化地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党建+课程思政:

让“育人”在每一课中生根

“国之重器的大‘明星’值得我们追寻,身边富有创新精神的‘小小科学家’,同样令人敬佩。”6月,在初一年级的科创思政示范课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万飞这样寄语学生。

这堂课是东莞市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十大书记思政示范课例之一,万飞以航天、高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开篇,通过钱学森、袁隆平、赵忠贤等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信念与使命的力量,并鼓励他们将创新作为青春底色。

课堂中,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走进身边“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所见所感,从“超级显微镜”讲到国家科技力量的硬核底气;展示在东莞市创造性劳动与智能设计制作比赛中斩获金奖的作品。课堂内容既有家国高度,也贴近学生实际,是该校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的一次鲜活实践。

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抓手,牵头推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把党建引领力转化为课程育人力,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思政教育不仅在课堂内,也走出教室,融入更多场景——在“自然课堂”中,学生与专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绿色发展的时代意义;在“法庭实践”中,师生走进真实庭审,沉浸式体验法治精神;在升旗仪式上,少年以国防为题立下成长誓言……一个个教育场景的背后,是学校党总支对思政课程体系的深度参与与持续推动。

近年来,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不断拓宽思政育人的边界与路径,通过“头雁带动、共研共享”,推动思政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与项目实践,让“党建红”深植课堂一线,在每一节课、每一次实践中传递价值引领与育人初心。

党建+队伍建设:

先锋教师实战打造“多维成长课堂”

在松山湖实验中学,党员教师既是示范引领者,也是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党总支以“先锋教师”培育行动为抓手,构建起一支党性强、专业硬、作风实的骨干教师队伍。

党员教师黄潮滨

在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室里,党员教师黄潮滨时常一边指导学生用代码搭建模型,一边轻声点评思路。Scratch创意编程、未来课程设计……课堂上,他把冷冰冰的代码变成了孩子们乐在其中的“魔法工具”。

党员教师黄潮滨(左一)

黄潮滨是学校创客课堂的引路人,也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今年5月,他与团队指导设计的课程《智慧校园——夜路光预警》入选第四届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现场展评环节,项目聚焦校园夜路交通问题,融合物理、数学、信息、美术等多学科内容,呈现学生从问题意识到解决方案的全过程探索,具备良好的实践推广价值。

党员教师黄潮滨

同时,作为松山湖实验中学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黄潮滨不仅在课堂上点燃科技火花,也积极参与学校党建品牌建设。校内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线上教学平台的稳定保障、各类活动背后的技术支持,常常有他默默付出的身影。

而在操场上,党员教师陈阳杰则用行动诠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作为体育教师,他主讲校本课程《趣味羽毛球》,兼任学生羽毛球队与教职工羽毛球俱乐部主教练。

无论日常教学、训练,还是校内外体育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他陪练学生到汗湿全身、细致指导的身影。在广东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中,他带领学生实战上场,让课堂所学转化为赛场表现。

党员教师陈阳杰

不仅能带学生上赛场、练技能,陈阳杰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事务,是“有担当、能冲锋”的党员榜样之一。从义工召集到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的报名名单,总能看到他的名字;面对日常繁杂事务,他始终认真对待,默默承担各项工作。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党员,就是一股力量。在松山湖实验中学,党员先锋教师在各自领域“敢闯敢试”,用鲜活的课堂实践,把教育的温度带进每一位学生心中。

党建+协同机制: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内驱系统

要让党建融合落到实处,不止于理念上的引领,更要有机制上的保障与组织力支撑。

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王睿凯(左五)

当前,在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万飞与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王睿凯的双向引领下,松山湖实验中学形成“书记抓党建、校长抓教学”的运行机制。通过“设岗定责、亮诺践诺、绩效激励”三位一体的体系,为每一位党员教师划定责任区、制定任务清单,让党建融入教育教学的日常肌理。

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湛的党员先锋队伍活跃在各条战线——德育专家、学科骨干、竞赛教练、后勤行家,他们以“头雁”姿态,在书记带领下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4月,“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训活动暨2025年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课堂节举行。作为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课题展示与开放式研修活动,松山湖实验中学结对校南雄市油山中学、揭阳华侨初级中学、松实东中选派教师团深度参与。

围绕提升队伍活力,党总支搭建“松知沙龙”等系列研修平台,将“品质课堂”“青蓝工程”等主题党日活动嵌入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教研与党建深度交汇。作为松山湖新创造教育集团的主要成员校,松山湖实验中学更在区域教育生态中发挥枢纽作用。通过统筹党建资源、师资平台和课程建设,推动各校区之间开展“书记共议”“科组联研”“党员共育”等机制化协同。

松山湖实验中学党员教师团队赴韶关南雄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发挥连接主干、引领前行的中枢作用,将教育共同体打造为党建共同体,构建起“总部统筹、校区联动、项目牵引、资源共享”的集团党建格局。

近年来,学校党总支多次组织党员骨干“送课下校”、跨校共研,相关机制也在市级党建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推广。

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承办松山湖教育党委政治生日会

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标杆校”,到道法课程入选省级优质思政课,再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优秀阅读空间”等系列荣誉加持,背后是一套运转有力、机制完善的党建内核,持续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也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注入动能。

撰文:张莎 陈启亮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