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驻在千镇万村
小暑时节,茂名化州市新安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平田村的水果收购点,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张大爷正熟练地为村民们过秤装筐,化州市优农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聘请的十几位务工村民则熟练分拣着种植户送来的水果。“一天就能收七八千斤,最高峰能收两三万斤!”眼下正是新安镇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也是新安人最忙的时候。
驻化州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科技+人才”激活水果产业,村民共享“甜蜜”振兴路
新安镇是水果大镇,有着数百年番石榴种植历史,是广东省番石榴种植专业镇。去年7月,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广东电网公司组成的驻化州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第二轮帮扶。他们深知,激活这片土地蕴藏的水果“基因”就是推动新安镇发展的关键钥匙。
“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和老百姓挂钩。”工作队队长陈培炜用一句话总结了他们工作的立脚点。他指出,工作队延续第一轮产业帮扶路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守牢两条底线,推进五大振兴,以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为核心,增强村民内生发展动力,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础,有信心将新安的“水果地图”绘得更实、更美。
科技“芯”动力
传统产业焕新姿
作为新安镇的“金字招牌”,番石榴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工作队关注的重点。如何让这一传统产业在新时代更具竞争力?科技赋能成为了关键。
3月26日,茂名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之家”落户新安。7月5日,“番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在2025化州(新安)第九届水果文化旅游节上正式揭牌成立,这背后是工作队联动融汇省、市两级农业科技力量的成果。
“农业科技特派员之家”授牌仪式、“番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在新塘村的蓝埇和坡头咀自然村,45亩的红宝石番石榴示范园已初具规模,3000多株新苗茁壮成长。
除此之外,工作队还与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茂名市粤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建成现代化育苗大棚设施近8000平方米,并在省农科院果树所支持下建立番石榴种质资源库,预计年供珍珠、胭脂红、西瓜红等番石榴脱毒苗木30万株,供苗能力不仅能满足新安本地需求,还可辐射带动周边镇街。
“下一步我们计划免费发放45000株番石榴苗木给广大农户,进一步支持番石榴产业的发展。”队长陈培炜指出,把优质种苗交到村民手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业科技为更多的老百姓谋福利。
拓宽产销渠道
产业涌动新活力
“这里是一站式水果购销枢纽,欢迎消费者来买,也欢迎果农来卖!”6月底,新安水果购销站开始试营业,山西村强村公司CEO程飞龙则化身为购销站的代言人,积极向往来的村民介绍着。这座购销站的诞生,背后离不开工作队的精心谋划与大力支持。
新安水果购销站开始试营业。
去年年底,工作队积极推动新安镇经济联合总社与山西村强村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打造这一水果购销平台,旨在为当地果农开辟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切实保障小散种植户的收益。“工作队真是考虑周全,帮我们牵线搭桥,让购销的路一下子拓宽了好多。”程飞龙感慨地说。
今年六月,第一届新农人之家“家庭会”在新塘村水果楼三楼召开,程飞龙是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据了解,新农人之家设立在镇级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超100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共同为新安镇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共享自己的力量。他们正成为推动新安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领头雁”。
工作队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助力生产,更要开拓市场。在推动水果产业发展的同时,他们还持续发展着当地的花生油产业。目前,由工作队帮扶的化州市新安镇福到家花生油厂已打造出“田公”“正树橘”等自有品牌,产品覆盖茂名、惠州、清远等多个地区。
通过工作队牵线,油厂与优诚农品签订长期代工协议,形成“自主品牌+代工生产”双轮驱动模式,计划未来还将通过乡村振兴帮扶进入央企内购平台拓展销路。据预测,2025年油厂营收将超过300万元,发展势头强劲。“以前种花生愁销路,现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正在花生地劳作的村民李婶满脸笑容。
内外兼修
和美乡村展新颜
要想把一个镇打造好,就必须既要产业兴,更要设施强。在工作队的精准施策与全力推动下,新安镇正以“内外兼修”之姿,绘就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一方面,工作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以“光伏+”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引擎。今年,他们预计投入16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536千瓦屋顶光伏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让闲置屋顶变身“阳光银行”。
工作队利用小学空地建设的光伏项目。
与此同时,工作队聚焦民生短板,投资50万元建成碑头、竹界两个标准化体育广场,为村民打造家门口的健身乐园。在教育方面,他们还争取56.5万元捐赠资金修缮新安小学等三所学校设施,让琅琅书声回荡在焕然一新的教室中。在交通领域,省交通厅支持的81.6万元专项资金让鹤垌村水毁道路重获新生,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七月的果香里,新安镇既有产业兴旺的甜蜜,也有生态宜居的芬芳。工作队在推动番石榴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门前三包”积分制、污水资源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新安镇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安镇正沿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加速奔跑。工作队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粤西大地上书写着动人的故事,让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处处绽放幸福之花。
驻茂名化州市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
陈培炜 队长 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杜伟灵 队员 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官兴华 队员 来自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朱乾华 队员 来自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崔剑辉 队员 来自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电白供电局
伍世峰 队员 来自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化州供电局
黄金峰 队员 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李信 队员 来自广东省农业银行化州凤泉支行
刘志昌 队员 来自省农科院动科所
彭胤钧 队员 高校毕业生志愿者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张璠 李瑞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