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广州天河的初创品牌到广清产业园18万㎡垂直整合型“超级工厂”,鑫美鑫集团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单一化妆品生产到美妆一站式供应链平台的蝶变。
鑫美鑫集团是由8家控股企业(鑫洁、图斯生物、鑫臣、中鑫、雅之鑫、鑫妍、赢盛、桦伟)构成的美妆产业联合体。
8家企业在“一盘棋”的管理下,各自有独立的生产线与经营生产模式,致力于实现效益最大化。如今,鑫美鑫集团已完成“包材—生产—销售”全链条整合,以85%智能化率和8%研发投入占比,走出一条技术驱动的增长路径。

鑫美鑫集团。
美妆产业是广清产业园“3+2”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鑫美鑫在其中仍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从鑫美鑫身上,可以一窥美妆企业从分散代工到集群化发展所展现出的发展优势。
从品牌运营到整合产业链的十年蝶变
2015年,当鑫美鑫在广州天河成立时,或许没有人会预料到,这家以“春素”“小皙”等品牌起家的企业,会成为华南地区知名的美妆全产业链集群。
“从一开始,我们就以质量、品质说话,从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广东鑫美鑫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现胜介绍,“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我们产品的复购率很高。”

早期的鑫美鑫以自有品牌推广为主,2015年到2017年间,鑫美鑫凭借性价比策略,创下年销售额从3亿元跃升至7亿元的增长。但快速扩张背后,是分散在广州跨区三地七家工厂协同效率低下的隐忧——运输成本高等痛点,最终催生了企业集团化整合的战略构想。
“当时就意识到,碎片化的生产模式难以支撑品牌长期发展。”王现胜介绍。2018年,集团启动“一纵一横”战略:横向整合化妆品产业链,纵向深耕技术研发。当年即收购多家包材与成品工厂,完成从品牌运营到产业资本的关键转型。
至2019年企业在广清产业园拿地时,鑫美鑫已初步形成含原料、包材、生产、销售的产业闭环。
布局广清产业园,是集团发展的里程碑。拿地后尽管受外部环境影响工期有所延迟,但在广清产业园管委会的高效服务下,项目于2023年底竣工,2024年即实现8家企业整体入驻。总投资5亿元的智能园区,如今已成为鑫美鑫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1号楼1-3层的鑫洁公司专注液洗护肤生产,4-5层的图斯公司负责牙膏罐装,6-8层聚集雅之鑫、桦伟印刷等包材企业。来到广清产业园后,企业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独特布局。
依托空间集聚,鑫美鑫打造出在华南地区独有的“美妆商业生态加速器”,带来的协同效应立竿见影,实现了订单响应速度38%幅度的提升与包材运输成本26%幅度的降低。
塑造产业生态的“广清实践”
“不去清远只能去更远。”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广清产业园时,王现胜说。
这句话背后,反映的是广清产业园“清远成本”的独特优势——由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主导运营,管理团队沿用珠三角先进经验,同时具备粤北地区的土地、人力成本优势。

“我们刚入驻时,遇到了需要修建临时道路的问题;反馈给园区管委会后,各职能部门迅速响应,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所在位置的通行问题。”王现胜对园区服务的效率记忆犹新。这种效率源自广清产业园的“营商环境服务专班”机制——企业有问题或需求可直接对接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形成“需求—响应—解决”的快速闭环。
广清产业园管委会领导班子会不定期走访企业,实现与企业家们的高频互动。“广州标准”的产业服务,让鑫美鑫在清远获得了不逊色于广州的产业配套。
广清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同样显著。“这里到广州白云机场仅需一小时。”王现胜算了笔时间账,“对于美妆代工企业,客户看厂的体验至关重要,广清园的通勤效率能为我们赢得更多订单。”这种优势在供应链协同中尤为突出:鑫美鑫的原料供应商多数集中在珠三角,广清产业园恰好处于广州-清远产业走廊的节点位置,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保留了对接珠三角市场的便利性。
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配套,更在于产业生态的培育。广清产业园持续举办“广清茶话荟”“湾北广清谈”等活动,搭建园区企业对接一流智库、对接产业上下游的桥梁。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鑫美鑫的研发投入占比从早期的3%,提升至如今的8%。其中,鑫洁公司通过仅40人的研发团队已跻身华南代工企业前十。
8家企业发挥集群效应
走进鑫美鑫产业园,18万㎡的建筑群里藏着美妆产业的创新密码。
“各企业各成系统,而集团统筹下形成的同一套标准体系,保证了我们产品质量的稳定。”王现胜说。
在鑫美鑫的体系里,鑫洁公司负责液洗、护肤、面膜等成品罐装,图斯公司专攻口腔护理产品,而雅之鑫、桦伟、赢盛等6家企业则覆盖软管、纸制品、瓶子等全品类包材。
其中,包材企业按照化妆品生产的高标准建设30万级洁净车间,虽然初期投入增加,但通过集团内部订单消化,单位成本反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要求包材企业的品质标准向化妆品看齐。”王现胜说,雅之鑫的铝塑复合管已进入国际品牌供应链。
智能制造是鑫美鑫集团的另一张“王牌”。园区85%的生产流程实现数字化监管,从原料入库的扫码识别,到成品出库的质量追溯,全部通过中控系统完成。这种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品质稳定性,成为鑫美鑫赢得大客户的关键——其合作的参半、海洋至尊等品牌,为社交媒体平台的“TOP级玩家”。
集群也带来“脑力聚合”效应。鑫美鑫8家企业共有150人的研发团队,由于各企业产业协同关系,研发人员也自发形成研发协同:鑫洁聚焦配方创新,鑫妍新材料主攻膜布研发,中鑫科技专注包装材料的特殊效果处理。这种“分布式研发”模式既避免了重复投入,又能通过集团层面的资源整合攻克技术难题。
技术驱动与出海布局
今年来,鑫美鑫的增长曲线显得尤为亮眼——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20%,鑫洁公司跻身华南代工前十,图斯公司即将进入行业前五。这种逆势上扬的动力,源自“技术驱动”战略。
“我们不打价格战,而是靠技术实现差异化。”王现胜说。截至目前,鑫美鑫集团累计获得多项专利,涵盖配方、包装、生产工艺等多个维度,包括超10000份产品储备配方。与巴斯夫、赛比克等国际原料商的深度合作,让鑫美鑫能够优先获得新型活性成分,而与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轻工等院校的产学研联动,则为其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前沿的创新理念。”这种人才储备,使鑫美鑫在细分领域建立了技术壁垒。
企业引进德国乳化设备、ASB一步法吹瓶机等先进装备,减少人力成本,让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机器换人”的效应,在清远要素成本加持下,形成了双重成本优势。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鑫美鑫将全球化作为下一个增长极。“我们的客户参半已经进入30多个国家,这给了我们出海的信心。”王现胜透露,集团正积极探索海外市场,计划通过“国内研发+海外注册”的模式实现品牌输出。
与传统代工出海不同,鑫美鑫的全球化路径更注重“技术跟随”——将国内成熟的智能制造体系与当地市场需求结合,为海外品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鑫美鑫的发展轨迹,为美妆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多维度启示。在产业组织层面,鑫美鑫“全产业链集群”模式打破了传统代工企业的零散化格局,证明了规模化、协同化发展的可行性。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头部企业,中小代工集群亦可通过区域联合实现资源整合;在此过程中,广清产业园提供的优质营商环境,有效降低了鑫美鑫需要的企业协同成本,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位于广清产业园的总部基地,如今已被鑫美鑫集团称为“广清智能产业园”。“智造”贯穿着基地的始终:基地拥有110条生产线、10万级GMP标准洁净车间,年产能超3000万件;拥有1万+产品配方、40+高级工程师团队及8大原料溯源基地,形成四大核心技术平台。5万平方米GMP智能车间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注塑等三大专业平台协同,四大智能系统赋能,创新技术中心配备现代化实验室与功效评价平台。
“鑫美鑫集团将以‘智能制造与尖端研发为核心,为全球品牌提供高效、精准、可持续的美妆产品解决方案’为使命,作为美妆产业生态圈核心构建者,持续推动行业向精准护肤、绿色制造发展,致力于成为美妆OEM领域科技标杆,定义未来工厂标准。”王现胜说。
当夕阳掠过鑫美鑫产业园的玻璃幕墙,8家企业的生产线上依然繁忙。从这里产出的每一支软管、每一片面膜,都承载着这家美妆企业转型升级的梦想。在产业有序转移的背景下,鑫美鑫在广清产业园的故事,还在继续。
采写:南方+记者 陈立楷
图片:广清产业园供图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