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残疾人康复中心3楼里,残疾儿童跟着老师活动手脚;在小巷里,意外受伤致残的廉江博主陈美光积极直播带货;在市残疾人就业基地里,千名残障人士在此实现“就业梦”……
这些均是廉江党建引领,答好助残答卷的缩影。近年来,廉江坚持把党建引领覆盖残联日常业务全程,积极探索“党建+公益”“党建+基地”“党建+服务”廉江新模式,以实际行动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升级21个社区康园中心,党建引领技能培训256场,培训残疾人7683人;81个市直单位对廉江241户“一户多残”困难残疾人家庭全面开展对接帮扶;爱心商店销售额反哺助残基金,服务11万名廉江残疾人……
党建+公益
让助残事业更有保障
在廉江市信昌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廉江信昌”)里,数十名残疾人在座位上舞动手指,在香水瓶身穿“藤”引线,不一会儿一个藤竹编织的香水瓶完成。
这是廉江市残疾人联合会与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组建“爱心助残联盟”的案例之一。
“创业初期发现许多残疾人都渴望有份谋生工作,但较难找到合适的。”回忆起最初的起点,“广东好人”、廉江信昌负责人唐慧表示,想到自己的藤竹工艺品制作可以长时间坐着,对体力的要求不高,便开始教残疾人编织技术,逐渐“编织”起残疾人的就业梦了。
“藤竹编织熟手后就不难,一开始一天只能编织几个瓶子,现在一天能编织两三百个香水瓶,还成了新人的指导老师了。”通过廉江市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进来廉江信昌工作的黄汝春笑道,在这里每个月都有几千块钱工资,感觉能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在湛江、廉江两级残联的支持下,唐慧依托自家公司,打造了残疾人就业基地,企业党支部党员与残疾人“结亲帮扶”,尽己所能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自强不息、逐梦人生。
如今,与市残联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企业数增至5家,但献爱心助残的企业远不止5家。
在2023年10月建立的爱心商店坐落于廉江文化广场对面,人流量大客户多,廉江信昌残疾人、市特殊学校学生、市福利院孩子编织的工艺品也在此售卖,与此同时,爱心企业捐赠的商品也摆上货架销售。
据廉江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魏福迪介绍,爱心商店的成立让残疾人事业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鼓励了更多人投身残疾人公益活动中。据统计,爱心商店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物资价值达38万多元,共有55个单位2382人次来商店团购近50万元,营业额已超70万元。
党建+基地
让残疾人就业更顺畅
走进廉江残疾人博主陈美光家中,他正在后巷为家乡农产品直播带货。镜头里,他阳光、灿烂的笑容,似乎很难将他与意外致残的现实联系一起,他的亲和力、感染力是助力农产品卖出的“王牌”。
“意外残疾后经历了好几年的黑暗时光,在2019年才慢慢好转,开始尝试发视频记录自己的康复训练日常,前两年又开启了直播带货之旅。”博主陈美光回忆,一开始是自费拍“好物分享”系列,每一件货品都经过陈美光严选。
“但直播数据一直上不去,在参加完市残联组织的直播技能培训后,情况有了好转,不仅订单量提升了,也有不少商家找上门联系带货了。”博主陈美光笑道。
与陈美光情况相似的,还有高桥的杨金谕和黄秀。难以想象手脚均有疾的杨金谕,近年来既改良种植了廉江红橙,又学习了无人机的驾驶。如今,在开阔的果林、农田里,他操控着无人机帮助农户施肥。
黄秀是一名精神健康康复者,现在第一批广东省自主互助康复服务基地之一的湛江安辰精神病医院担任护工一职。“之前在康复过程中遇到了很有耐心的医护,现在康复后希望将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很感谢院方提供的宝贵工作机会。”工作间,黄秀熟练地更换床单,她直言“这份工作让她找回了自信”。
和陈美光、杨金谕、黄秀一样,通过廉江市残联牵桥搭线实现就业的残疾人还有很多。“能帮则帮,不留一人。”魏福迪道出市残联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决心。
据悉,市残联根据残疾人需求和本地经济特色,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利用康园中心平台,以镇为单位积极开展包括红橙种植、养虾、养鱼、养蚝等农村实用技术,盲人按摩、艾灸、电脑维修、手工编织、糕点制作、电商和抖音带货等职业技术培训。
2024年来,已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14场,共培训残疾人578名,培训完成率122.72%,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其中,在13个镇(街道)开展抖音直播带货培训,培训残疾人557人次。
党建+服务
让残疾人生活更暖心
“小手手,这样放,小眼睛,看这里……”在廉江市残疾人康复中心3楼里,老师们正耐心教残疾儿童跟着音乐舞动手脚、认字发音。
“在这里,很多孩子都是经过康复教育后才逐渐发声讲话,不少家长是来接孩子时才听到孩子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现场激动落泪的家长不在少数。”魏福迪介绍。
在同一栋楼的1楼服务大厅里,市残联设置了党员示范岗,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为前来办理证件的残疾人、残疾人企业服务。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充满爱心和阳光的事业,关系着残疾人民生福祉和社会保障。廉江市聚焦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先后印发《廉江市帮扶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方案》和《廉江市残疾人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五个一”精准帮扶,每月电话联系1次以上,每季度上门服务1次以上,每年至少解决1个以上具体问题。
目前,廉江市81个直单位对廉江241户“一户多残”困难残疾人家庭全面开展对接帮扶,主要围绕残疾人生活生产需求开展,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家庭无障碍改造、农业生产帮扶、法律援助等。
此外,市残联与其他单位组建党员评残服务队,对不便出行的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家庭无障碍改造,减轻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负担。
廉江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把党建引领延伸至助残事业的末梢,开展多样的助残服务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残疾人心坎上,让他们在阳光下更加体面地生活。
南方+记者 许筱倩
通讯员 黄权勇 温晓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